随着社会的发展,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攀升,这可能与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乳腺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乳房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尤其是雌酮和雌二醇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直接关联。内源性雌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异常升高则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其次,雌激素受体的异常表达会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此外,过量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也会提高罹患乳腺癌的概率,如长时间口服激素及避孕药等。
乳腺癌的产生和各种生殖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月经初潮年纪小、月经周期短、停经年龄晚、初次生育年纪过晚都是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未育女性比生育过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此外,女性正常妊娠第1胎年龄越小,罹患乳腺癌的概率越低,这种差异性在40岁以后妊娠1胎的女性中有所体现。坚持母乳喂养也可以减少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发生率。
饮食结构、运动习惯与肥胖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长期食用高热量食物、运动量少、体脂量增加,均会提高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天喝酒的女性,其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会增加,经常食用富含叶酸、维生素B、核黄素、维生素D和钙质等健康食物的女性,其乳腺癌患病率则会降低。
环境因素累积所产生的危害对乳腺癌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证实苯并芘是人类致癌物。苯并芘广泛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中,如烟草、烟雾、汽车内燃机废气、烹饪油烟等,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进入体内,同时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
乳腺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性。家族相关聚集性乳腺癌病例占15%~20%,遗传性病例占5%~10%,其中BRCA1和BRCA2种系的致病变异占遗传性乳腺癌的30%以上。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可能与原发性乳腺癌相关的基因组,有 P53 基因突变、ARID家族基因突变、PIK3CA家族基因突变及NF1家族基因突变等。
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和有害物质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另外,有研究显示乳腺的良性病变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另有学者认为,乳腺的良性病变可能增加发生乳腺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