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用价值
历代本草记载:沉香具有广泛的药用功效,如行气、祛寒、温里、止痛、平喘、止吐等。《本草纲目》对沉香的主治和附方做了较系统的总结:“沉香辛,微温,无毒。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可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其中也有本草记载沉香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和“益气和神”等药用功效。这些描述充分说明沉香对“精、气、神”三者的作用,并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证明了沉香的药用价值。
沉香,又被称为“香中之王”“药中黄金”,其不仅是名贵的药材,也是名贵的香料,深受大众喜爱。沉香是一种传统中药,有“止痛止呕、纳气平喘”等功效,对于胸腹疼痛胀闷、胃寒呃逆呕吐、肾虚气逆喘急的患者来说不失为一味好药材。沉香不仅可以治疗身体疾病,还因其对神经系统强烈的镇静作用,可以用作防治精神障碍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神经强迫等症状均适用。《本草纲目》中记载沉香的药用价值为“宁神、静气、通窍、理顺、温中、固精”。在岭南一带,民间至今还保留着“喝煮过沉香的水来治疗肠胃道疾病”的偏方土法;而在北方,人们则将沉香打粉,然后将其与其他药物相混合制成药丸,早晚口服,可用以降血压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临床上含有沉香的中成药方剂有160余种,其中《中国药典》收载有42种,如大活络丸、速效救心丸、沉香化气丸、沉香养胃丸等。沉香在藏药、维药、蒙药中也被广泛应用。沉香作为药用首先要考虑其安全性,然而沉香使用有无毒副作用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现代毒理研究数据显示,“白木香通体结香技术”结出的沉香原料无急性毒性、长期毒性,以及致畸、致癌及致突变等毒性反应,所产的优质沉香原料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加工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上下几千年的药用历史中,尚无任何一部医书记载沉香的毒副作用或使用禁忌。基于沉香强大、广泛的药理作用及独一无二的价值,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沉香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难题阻碍着沉香种植业的高速发展。
2.保健价值
当我们对沉香的药用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很容易理解沉香的养生和保健作用了。中国传统养生原理主要受《黄帝内经》和道家养生心法的影响。《黄帝内经》养生的宗旨就在于阴阳平衡、五行调和、气运顺畅。而道家养生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推崇“道法自然”,并将养生具体细化到对“精、气、神”的修炼,最终达到精充、气足、神旺的最佳状态,从而延年益寿,远离百病。沉香茶具有通经脉及安神之效,气若不顺或心浮不定时,可品尝沉香茶。沉香树叶可加工成沉香茶,能帮助睡眠、养颜、美容、消胀气、排宿便、去油脂,还有壮阳功效。沉香茶还可调节人体内分泌,能通窍、刺激大脑皮层使脑细胞活化,使人精神饱满、头脑清醒、心情愉悦,是新一代的绿色保健食品。
3.香料价值
沉香作为重要香料,香薰使用能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有助于养生和修行。在我国,沉香最早的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宗教供奉。佛家日常所说的对佛的供养分为8种:饮水、浴水、花、香、灯、涂油、食、乐,而以香供养佛被视为是恭敬供养,是一种虔诚的象征,而沉香更是每每都被提及,可见沉香的重要性。道家在用香上也有很多讲究和规则。道家在养生上大量使用沉香,在各类仪式上均有使用沉香。在修行方面,佛家认为,沉香的理气、宁神、静气作用可以帮助修行者更好、更容易地进入冥想状态,因此,沉香成为了参禅打坐的首选香品。道家认为,燃烧沉香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纯阳气场,有助于修正或加强修行之地的气场。沉香自古也被视为驱虫辟邪的圣物,常被制成佛珠或雕佛。
沉香作为香中之王(沉檀龙麝),百香之首,香气典雅,是香道中能使脑部清醒的上等香料。沉香又是香文化的代表,是古代宫廷、文人雅客、吟诗颂词时的必备品,香薰可宁心安神、平和情绪、清醒头脑。早先沉香等香料从广东东莞寮步运往香港进行转口贸易,香港也因沉香而命名。沉香作为重要香料制作成高级香品,还是香水制作中的稳定剂和定香剂。沉香是精油芳香产业的重要媒介,在中东地区、东南亚各国广受欢迎。此外,沉香还作为重要香料,在医药、食品、日化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4.文化价值
赠送沉香是一种在古时候非常高雅且备受推崇的礼节。最早沉香是被作为国与国之间的礼物,在两国建立邦交之后,由附庸国进献给上属国的君主,这是一项仅限于君主本人的特权。后来,随着沉香流入国内的数量不断增大,达官贵人也可以使用。即使是在唐、宋、明时期,在文人之间礼赠沉香已经开始蔚然成风的前提下,沉香依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送的。互赠沉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同为佛教信徒之间的赠予,另一种是在友人之间的赠予。到了近代,赠送沉香也隐含了期望对方身体健康、心平气顺的寓意,现在又添加了朋友之间的互相爱护及希望对方注重养生并祝愿对方长寿平安的意思。沉香的浓重文化、广泛功效及独特香味造就了其工艺价值,且优质野生沉香不可再生,或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才能形成,这进一步彰显了其珍贵性及其收藏和馈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