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学名): 红锥
拉丁学名: Castanopsis hystrix
别名: 红黎、赤黎、黎木、刺栲、红栲、红椽栲、红柯等
科: 壳斗科(Fagaceae)
属: 锥属( Castanopsis )
资源数量: 31份(株)
古树树龄: 100~280 a
红锥为常绿阔叶大乔木。当年生的枝条为紫褐色,多年生的则转为暗褐黑色;叶常为披针形,有时兼有倒卵状椭圆形;雌雄同株,雄花序为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雌穗状花序单穗位于雄花序之上部叶腋间;果成序,壳斗外有刺束、内有坚果,坚果宽圆锥形、光滑。在我国原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东南部、湖南西南部、贵州(红水河南段)、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国外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等亦有分布。
该树种喜湿润、温暖、多雨的季风气候,耐阴,不耐寒,适于酸性壤土或轻黏土中生长。该树种生长快,主干通直,萌芽力强,枝叶浓密,较耐荫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可营造纯林或混交林,与杉木混交形成的“红锥×杉木”混交林颇具代表性;该树种也是城市乡村美化绿化的优良乡土树种。
古树编号:44148113123300004
此树种木材坚硬耐腐,生长成熟期的心材为褐红色且比例大,边材也呈淡红色,纹理稍斜、美观,易切削,切面光滑,胶黏剂及油漆性能良好;种子富含淀粉,可炒食、制作饲料和酿酒;种实、壳斗均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9 m
胸围: 229 cm
平均冠幅: 11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三联村委会谢洞。
环境特征: 位于村中老屋旁平地,海拔206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7年前后,相传是作为山下老祖屋的屋后风水树种植。
树龄/分级: 约25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20 m
胸围: 400 cm
平均冠幅: 17.5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新洲村委会荷树排。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在水沟侧,平地,海拔285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此树植于1770年前后,相传是当时村民从风水学角度考虑而种植的风水树,也叫水门树。
树龄/分级: 约2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
树高: 25 m
胸围: 430 cm
平均冠幅: 19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黄坑村委会潘坑张屋。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周围竹林茂盛,南坡,坡下部,坡度20°,海拔283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据族谱记载,种植于1810年前后,是当时村庄从风水学角度考虑而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2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树根断截较多,白蚁生长严重)
树高: 18 m
胸围: 530 cm
平均冠幅: 16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洋门村委会坳上。
环境特征: 位于马路旁,东坡,坡下部,坡度40°,海拔203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种植于1818年前后,是当年村里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22 m
胸围: 230 cm
平均冠幅: 8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马下村委会柳塘坳。
环境特征: 位于路旁平地,海拔243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8年前后,相传是当年村民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12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8 m
胸围: 170 cm
平均冠幅: 8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罗岗镇澄清村委会老张屋。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周围乔木生长旺盛,北坡,坡下部,坡度40°,海拔403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895年前后,是当年种植的一般用材树。
树龄/分级: 约15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7.5 m
胸围: 300 cm
平均冠幅: 8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罗岗镇澄清村委会老张屋。
环境特征: 位于村道旁,北坡,坡下部,坡度40°,海拔402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895年前后,相传初期为当年老张屋从风水学角度考虑而种植的屋前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28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白蚁较多)
树高: 17 m
胸围: 450 cm
平均冠幅: 14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刁田村委会橼里山下。
环境特征: 位于水沟旁,南坡,坡下部,坡度30°,海拔221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种植于1740年前后,此树在村志也有记载,该地地名因此树得名。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7 m
胸围: 250 cm
平均冠幅: 12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半径村委会坪里。
环境特征: 位于村路旁,西北坡,坡下部,坡度45°,海拔282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6年前后,初期为村民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6 m
胸围: 190 cm
平均冠幅: 12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半径村委会坪里。
环境特征: 位于村路旁,东北坡,坡下部,坡度30°,海拔279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6年前后,相传当时为村民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6 m
胸围: 190 cm
平均冠幅: 12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半径村委会坪里。
环境特征: 位于村路旁,东北坡,坡下部,坡度30°,海拔279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6年前后,当时为村民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6 m
胸围: 280 cm
平均冠幅: 10.5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半径村委会坪里。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附近灌木旺盛,平地,海拔203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7年前后,相传此树被村民认为是当地五谷爷爷树,历时50多年。
树龄/分级: 约22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主干木质部腐朽,白蚁较多)
树高: 20 m
胸围: 360 cm
平均冠幅: 15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宫前村委会凌圹坳。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东南坡,坡下部,坡度40°,海拔219 m,赤红壤,人类活动频繁。
人文描述: 种植于1800年前后,相传是当年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25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白蚁较多)
树高: 21 m
胸围: 560 cm
平均冠幅: 20.5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半径村委会坪里。
环境特征: 位于村中老屋旁,东南坡,坡中部,坡度20°,海拔27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780年前后,相传是初期修建老祖屋时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5 m
胸围: 240 cm
平均冠幅: 11.5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罗浮镇小佑村委会留精塘。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周围乔木旺盛,西北坡,坡下部,坡度45°,海拔253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8年前后。
树龄/分级: 约25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33 m
胸围: 600 cm
平均冠幅: 16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宝兴村委会福岭屋后。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周围乔灌木旺盛,南坡,坡脊部,坡度20°,海拔322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此树是该村老祖屋的屋后风水树,听说是建好老祖屋后就种植,据记载,老屋修建时间大约在1770年,树龄基本跟老屋时间相同。
树龄/分级: 约15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27 m
胸围: 410 cm
平均冠幅: 20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宝兴村委会福岭。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周围杂草丛生,西坡,坡脊部,坡度20°,海拔317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是当时村里从风水学角度考虑而种植的风水树,种植于1835年前后。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21 m
胸围: 510 cm
平均冠幅: 19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宝兴村委会梧坑栋。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东坡,坡下部,坡度45°,海拔33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7年前后,当时只作为普通树种植。
树龄/分级: 约1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
树高: 20 m
胸围: 360 cm
平均冠幅: 16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宝兴村委会梧坑栋。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周围乔灌木旺盛,东坡,坡下部,坡度45°,海拔33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种植于1917年前后,当年只作为普通用材树种植。
树龄/分级: 约16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
树高: 14.8 m
胸围: 320 cm
平均冠幅: 17.6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森丰村委会池塘后。
环境特征: 位于村中祠堂前平地,海拔46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根据胸围、冠幅等情况,结合当年知情人访谈,推测此树种植于1860年前后,从村民口中得知此树是他们祖辈种植的,因此还在前面建造了一个祠堂来悼念祖先。
树龄/分级: 约19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22.5 m
胸围: 434 cm
平均冠幅: 20.5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森丰村委会池塘后。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祠堂前平地,海拔46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根据胸围、冠幅等情况,结合当年知情人访谈,推测此树种植于1830年前后,从村民口中得知此树是他们祖辈种植的,因此还在前面建造了一个祠堂来悼念祖先。
树龄/分级: 约12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7.5 m
胸围: 213 cm
平均冠幅: 20.8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森丰村委会池塘后。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祠堂旁平地,海拔46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邻有几株较大的同种树种,可能是其种子落地萌生的自然树种。
树龄/分级: 约12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8.2 m
胸围: 215 cm
平均冠幅: 20.4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森丰村委会池塘后。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祠堂旁平地,海拔46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邻有几株较大的同种树种,可能是其种子落地萌生的自然树种。
树龄/分级: 约16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8.5 m
胸围: 346 cm
平均冠幅: 22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森丰村委会黄牛屎洞。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平地,海拔460 m,赤红壤,人类活动频繁。
人文描述: 根据胸围、冠幅等情况,结合当年知情人访谈,推测此树种植于1860年前后,从村民口中得知此树是他们祖辈种植于此的,时常有村民前来拜祭。
树龄/分级: 约18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8.5 m
胸围: 327 cm
平均冠幅: 22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森丰村委会黄牛屎洞。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平地,海拔470 m,赤红壤,人类活动频繁。
人文描述: 种植于1770年前后,相传是村庄当年种植的风水树,其山坡下方还有一条河流,意在挡住风水以免外流。
树龄/分级: 约16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6.8 m
胸围: 340 cm
平均冠幅: 16.9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森丰村委会黄牛屎洞。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平地,海拔40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此树种植于1850年前后,只是当年种植的一般用材树。
树龄/分级: 约15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4 m
胸围: 260 cm
平均冠幅: 14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径下村委会上径甲子。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平地,海拔380 m,赤红壤,人类活动频繁。
人文描述: 种植于1870年前后,相传是当地村民从风水学角度考虑而种植的风水树。
树龄/分级: 约18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良好
树高: 17 m
胸围: 360 cm
平均冠幅: 16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宋声村委会石塘。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平地,海拔41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此树种植于1850年前后,只是当年种植的一般用材树。
树龄/分级: 约2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濒危(光照不足,又与黄葛树混生,树干被黄葛树气生根缠绕,严重影响其发展空间)
树高: 18 m
胸围: 528 cm
平均冠幅: 12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三联村委会谢洞。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老屋旁,西坡,坡脊部,坡度45°,海拔203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是山下老祖屋修建后种植的屋后风水树,据记载,老祖屋修建于1820年前后。
树龄/分级: 约2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较差(光照不足,白蚁生长)
树高: 18 m
胸围: 435 cm
平均冠幅: 11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三联村委会谢洞。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老屋旁,东北坡,坡中部,坡度45°,海拔208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是修建山下老祖屋后就种植的屋后风水树,据记载,老祖屋修建于1820年前后。
树龄/分级: 约200 a/三级古树
健康情况: 濒危(光照不足,又与黄葛树混生,树干被黄葛树气生根缠绕,严重影响其发展空间)
树高: 18 m
胸围: 460 cm
平均冠幅: 11 m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三联村委会谢洞。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老屋旁平地,海拔210 m,赤红壤,人类活动较少。
人文描述: 相传是山下老祖屋修建后就种植的屋后风水树,据记载,老祖屋修建于1820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