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学名): 白桂木
拉丁学名: Artocarpus hypargyreus
别名: 将军树、胭脂木、银杯胭脂等
科: 桑科(Moraceae)
属: 波罗蜜属( Artocarpus )
资源数量: 1份(株)
古树树龄: 约800 a
白桂木为常绿阔叶乔木。有乳汁;树皮纵裂;幼枝和叶柄有锈色柔毛;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革质;雌雄同株异花;球形聚花果;种子具有胚后熟现象。在我国原产于广东、海南、福建、江西(崇义、会昌、大余)、湖南、云南东南部(屏边、麻栗坡、广南)及沿海岛屿。
该树种喜光、喜湿,树形优美,枝繁叶茂,适应性强,是城市乡村美化绿化的优良乡土树种。
此树种木材坚硬,纹理通直,心材浅黄褐色至金黄褐色或橘红褐色,心材与边材界限不明显,木材可做家具;乳汁可以提取硬性胶;果可食用;根可入药(活血通络)。
树龄/分级: 约800 a/一级古树
树高: 30 m
胸围: 460 cm
平均冠幅: 16 m
健康情况: 一般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双梧村委会上双下。
环境特征: 位于村落中、靠近道路,平地,海拔222 m,赤红壤,人类活动频繁。
人文描述: 据幸氏族谱,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有此树;相传1868年春节,因小孩燃放鞭炮引燃树根基部杂草,木质部燃烧十天十夜只燃焦树心,从树根直烧到分枝,形成树洞,从洞口底至最高出口处达6.85 m;此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它的奇特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此树又名将军树,且村里出了3位将军,故而更显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