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睿智,请陪孩子一起阅读童话绘本;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睿智,请陪孩子一起阅读更多童话绘本。
(If you want your children to be intelligent,read them fairy tales. If you want them to be more intelligent,read them more fairy tales.)”
——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医院一位医生同事小常刚上小学的儿子小千烁当上了班里的心理委员。从5岁开始,小千烁就经常来叙事中心,记得第一次来中心是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的第二天。9月18日晚上妈妈回到家,奶奶告诉妈妈,小千烁晚上很奇怪,一直在问奶奶是不是会死掉。等洗完澡要上床睡觉时,千烁不愿意睡觉,他问妈妈,你是不是会死掉,我是不是也会死掉……
千烁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一放学,小常就将千烁带到了叙事中心。我问千烁,昨晚是不是看电视了,是不是很多人被杀死了?小千烁点头,眼睛里露出恐惧的神情。我猜想应该是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加班,小千烁与爷爷奶奶一起看电视,恰好看到了纪录片里大人、孩子被刺刀残杀的血腥场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死去……一问奶奶,果真是一起看了纪录片。
那天下午,我在叙事中心为千烁讲了很多个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故事,千烁也问了我很多问题。千烁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最后离开这个世界:原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仅有一天奶奶会离我们而去,我们自己也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千烁说,那我要在奶奶、在妈妈离开之前,对他们好一点,我要给他们多一点爱。我点点头说:“是的,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相亲相爱哦。”
这时千烁说:“可是我不喜欢妹妹,妹妹太吵了,妹妹一点都不乖,经常跟我抢玩具玩,抢零食吃……她一点都不爱哥哥,我也要跟妹妹相爱吗?妹妹也会爱我吗?”我跟千烁说,妹妹还小,但是她一定很爱哥哥,因为哥哥和妹妹都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宝宝。这世界上能够从同一个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宝宝,现在只有你和妹妹。如果哥哥爱妹妹,妹妹一定会爱哥哥的。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妹妹有很多跟你相似的地方哦。
千烁睁大眼睛,兴奋地说:“是啊,阿姨,你说得太对啦。爸爸的同事说我像爸爸,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长得像爸爸,其实,我长得像妹妹……”
千烁说:“我回去也要跟妹妹读这些绘本故事,让她知道我们的生命之间的关系,让妹妹更爱哥哥。”
我说:“好啊,一会儿妈妈过来接千烁,千烁就把这几本绘本带回去,讲故事给妹妹听吧。”
可能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怀着对死亡的恐惧,千烁无法安睡,在叙事中心还没有等来妈妈的千烁抱着要带回去给妹妹的《獾的礼物》《只要快乐不要哭泣,可以吗?》几本书,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第二年,千烁上小学了。一天,他给我发来微信语音说,他当选了班里的心理委员,他要将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绘本叙事是一门化繁为简的艺术,简单的叙事性绘本和小故事常常蕴含着生命健康哲学,绘本所展现的是凝练的生命智慧。在生命健康叙事语境下,以“生、老、病、死”为主题的绘本和漫画是进行叙事医学教育和叙事阅读调节的首选媒介。
绘本通过细腻的图画与直白的文字在生死教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一方面,绘本如同电影、小说一样,以故事的形式打动人心、触发思考;另一方面,绘本可以打破年龄隔阂,帮助好奇或有需要的儿童通过图文、故事认识生死、安顿情绪,妥善地面对、接触、思考死亡。通过生命教育来培养同情共感,这是寻回心灵平静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