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个隐喻叙事意味着我们在用更智慧、更人性的沟通方式深入挖掘一个深刻的问题,揭露某些令人不安的事实。”
——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创始人 杨晓霖
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四大创建者之一。奥斯勒同时也是人文主义医生的杰出代表,一生有许多针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的感人故事,其中一则叙事照护七岁小患者珍妮特的故事极具代表性。那个时候,尽管奥斯勒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他总是喜欢使用童话世界里的语言对小患者珍妮特进行问诊,每次问诊总是充满耐心和童趣,更充满爱心和睿智。奥斯勒只要到了病房,病房仿佛立刻变成童话王国。尽管小珍妮特深受疾病折磨,疼痛难忍,但她每天都在期盼着这位“精灵医生”的到来,人文素养极高的奥斯勒医生显然成了小珍妮特活下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小珍妮特临终前,正值寒冬,奥斯勒如常来到她家。奥斯勒从大衣里“变出”一朵干制的红玫瑰来,让珍妮特感到万分惊喜。紧接着,奥斯勒从这朵经历寒冬看起来仍鲜活的干制玫瑰的视角出发,用童话世界的故事将玫瑰花拟人化,讲述自己在目睹其他玫瑰凋零时所感受到的恐惧情绪,以及如何恳求奥斯勒帮助它避免那样的悲惨命运,从而把它制成干花,借由另一种形式葆有生命,又帮助它来到珍妮特家里给她带来惊喜与快乐。玫瑰花变成干制花朵,从而延续生命的故事,对珍妮特而言,是一次特别的死亡教育。小珍妮特借此初步理解了生命和死亡,在奥斯勒的陪伴下,小患者带着微笑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奥斯勒的老朋友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为其所作的传记中,库欣引述小患者母亲的话:“11月的一个清晨,死神即将降临到女儿的头上,奥斯勒医生将一朵用纸紧包着的漂亮玫瑰花,悄悄地从上衣口袋里掏了出来。他为我们讲述他与玫瑰花的故事,为什么玫瑰花会到这里来看我的女儿……,最后女儿明白了:无论是精灵还是人类,无论是玫瑰还是其他生物,都必有一死,但可以以另一种形式活着。这样,我的女儿明白她也将像这朵玫瑰一样,将在另一个空间以另一种生命形式存在,就这样她接受了死亡的命运,还反过来安慰我们,让我们不用太伤心。”
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奥斯勒以玫瑰花的故事让小珍妮特理解了生命和死亡,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文主义医生,他放下了居高临下的专家身份,用最平和、最简洁和最朴实的语言与各种患者交流和沟通,达到了叙事关怀和人文照护的最高境界。正如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所言,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