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口吃与河流

“对于人类的健康而言,人际叙事连接如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重要。医者为患者开具的最具人文气息的处方应该是叙事处方。”

——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创始人 杨晓霖

诗人乔丹·斯科特(Jordan Scott)根据自身的经历,在《我说话像河流》( I Talk Like A River )这个绘本叙事作品中,讲述了一个口吃男孩的心路历程,配合凯特·格林纳威奖(Kate Greenaway Medal)得主西德尼·史密斯(Sydney Smith)无与伦比的图画,共同创作出了一个充满诗意且充满力量的故事。书中写道:

爸爸偶尔会在我“说话不顺的日子”来学校接我,带我到河边。在那样的日子里,我的嘴似乎停止了说话的功能,吐出每一个字都非常痛苦,同学的嘲笑也叫我难以忍受。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我们沿着河流跳踩石头、看鲑鱼、抓虫子和采黑莓,一句话也不说。

有个特别的日子,我们静静看着冲击岸边的流水时,爸爸说:“儿子,你看见水怎么流动吗?我们说话就像那样。”

口吃经常会引来讥笑,因为那看起来很不正常。对许多人来说,看着和听着口吃的人说话是很不舒服的体验,因为紧绷的话语和声音,超越了他们的容忍极限。听者期待听见流畅的话语或“正常”的说话方式,但实际听见的却是从扭曲的嘴里迸发出来的奇怪声音。口吃的人无法说得流畅,而说话流利,根据我的语言治疗师的说法,是终极目标。

然而在河边,爸爸的这个隐喻,让我对“流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河流都有河口处、有交汇处,有弯道,也有激流。河流也有其天然的形态和耐性,永远朝向一个比自己更宽广的地方前进。但是,当河水流动的时候,并不是一直都流畅的,有时也会受阻,像我说话一样。

花点时间听听自己说话。你听见了什么?如果你非常专注于感受自己说话的感觉,会发生什么事?你在身体里的什么地方感受到那些词语?你是毫无停滞或毫不犹豫地说话吗?你多久会说错一次?忘了要说什么或是很难一开始就找到正确的词语?你会不会偶尔害羞得不敢开口说话?会不会有时候一句话也不想说?

爸爸带我到河边时,我就不会觉得那么孤单了。他伸手指着河流的时候,给了我画面和语言,去述说那些说不出口和令人恐惧的事。借由这么做,他将我的口吃和自然世界的活动连结在一起,我很高兴看见自己的嘴,在身体以外的地方活动。

虽然口吃给小男孩带来许多困扰,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充满叙事智慧和隐喻思维的父亲一直站在他背后,鼓励他、支持他。父亲带着男孩去河边散步,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和滋养,并告诉他,他的说话方式就像是河中的流水一般,时急时缓,有时流畅,有时卡顿。正是通过父亲的引导和鼓励,小男孩终于迈出了自我接纳最重要的一步。家人的尊重、理解、接纳和支持,对于身处困境的儿童自我认同的形成、心身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家是每个主体生命故事的源头(Family is where your story begins)。家庭故事可能会勾起巨大的伤痛或悔恨,但也蕴含着成长的智慧。当我们能够运用叙事智慧去看待家庭经历的各种悲欢离合,这些故事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至深的愉悦感与幸福感。《我说话像河流》中父亲的隐喻叙事赋予口吃孩童内心巨大的力量,帮助孩子实现了自我接纳和健康成长。希望那些孤独的、被嘲笑的、被孤立的、被讨厌的人能通过阅读这一绘本故事,领会其中的亲子叙事沟通智慧,得到疗愈和抚慰。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一位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被妈妈带着来到叙事中心,焦虑的妈妈不停地重复说,家里人都很正常,唯独他读书那么困难……恰好当时《长安三万里》上映,我就给他们推荐了这部电影。第二个周末,母子俩又来了叙事中心。妈妈已经没有了上次的焦虑,很兴奋地跟我分享她和孩子看到的高适:“在《长安三万里》中,高适不但有严重的阅读障碍,还口吃。高适小时候读书,书卷里的字就像跳动的蝌蚪一样,完全读不进去。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独自完成阅读,不得不请村里的书童读给他听,才能对文字有所理解。但是,这并没有阻碍他成为一代名士,名垂青史……受到电影的启发,我这几天都在做‘书童’,陪着他一起阅读,读给他听,他都能理解……”

看着眼前释怀的妈妈和得到阅读陪伴的孩子,我告诉他们,其实爱因斯坦、爱迪生、丘吉尔等,我们所熟知的这些名人都曾受到严重阅读障碍的困扰,对他们来说,阅读非常难,眼前的文字像蝌蚪一样“游来游去”,有时文字在“跳舞”,有时文字挤在一堆。但是他们的智商都超出常人不少呢…… I6c9Kc8EtRLtgv4AcJcQBy7Z30n+Pyjt9vzlzLhTlOVDjJ4CsjhO9hCV5cqIS8a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