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影产业,制定了多项相关政策,在1999年设立电影发展基金,2005年至2022年12月底共注资15.4亿港元。2022年,香港的新冠疫情仍较严重,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但对电影产业的资助没有停止,在2022年一年内就从电影发展基金发放11 880万港元资助电影的创作、评奖和培训,从防疫抗疫基金拨款支持电影企业(制片公司、院线和影院)渡过难关。
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了多个与电影产业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和服务都很完善。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7月1日成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统一管理与电影有关的政府部门。
2009年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组建,作为牵头、倡导和推动香港创意产业发展的专责办公室,面向8个创意界别,电影是其中之一。自2022年7月1日起,创意香港隶属新成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
创意香港也是电影发展基金及创意智优计划的秘书处,负责管理两项专项基金及相关项目。
创意香港辖下的电影服务统筹科(1998年4月成立),协助本地及海外的电影、电视在香港进行拍摄,为摄制队提供意见及协助,服务范围包括推介拍摄场地、安排看景及临时交通管制,与不同场地的管理人和政府部门联络及协调等。2022年,统筹科共处理1 647宗较复杂的拍摄申请个案。科内的特别效果牌照组负责履行《娱乐特别效果条例》(香港法例第560章)的法定职能,就电影、电视及其他娱乐节目制作使用特别效果物料(例如烟花及易燃物料)事宜,签发牌照及许可证。2022年,特别效果牌照组共处理1 315宗申请个案,其中签发了109张与电影制作有关的燃放许可证。
2007年成立,为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和新成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提供与电影相关的意见,包括推广和发展电影业的政策、策略和体制安排;运用和分配用作支持电影业的财政资金;策划、协调和推行与电影业有关的政府资助活动项目;就申请资助的计划项目提供甄选意见;电影业的人力和培训需要;在小区推广电影文化等。借此培育人才,配合香港电影界的人力及培训需要、提升制作水平,以及拓展市场和观众群。
香港电影发展局下辖三个专责委员会,包括基金审核委员会、市场发展委员会和支援服务委员会,就不同范畴深入探讨业界关注的问题以及评审申请电影发展基金的项目,其中基金审核委员会的业界顾问团由资深电影业人士组成,主要职责是协助基金审核委员会评审有关电影发展基金“电影制作融资计划”的申请。
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处向政府提供电影界的专业意见以管理电影发展基金,遵循培训人才、提升港产片制作、拓展市场及拓展观众群等四大方向,为有利于香港电影业发展的项目和活动提供财政支持。
业界顾问团有“制作预算(剧情)”“收入预算(剧情)”“剧本质素(剧情)”“制作预算(动画)”“收入预算(动画)”“剧本质素(动画)”等6个组别。
此外,设立一个特别效果牌照组,负责执行2000年为确保公众的安全及烟火特别效果物料的保安而颁布的《娱乐特别效果条例》(香港法例第560章),以及兼顾电影及娱乐业界制作特别效果的需要。
该机构隶属于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负责根据《电影检查条例》(香港法例第392章)评定公开上映及发行影片的级别,并可豁免影片分级;执行《电影检查条例》有关入场观众年龄限制的规定及相关条文;并搜集公众对电影评级标准的意见。
为了让成年人对电影有更多选择,同时又保护青少年及儿童的利益,香港实行共有四个层级的电影三级制,第Ⅰ级适合任何年龄人士观看,第ⅡA级儿童不宜,第Ⅱ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而第Ⅲ级则只准18岁或以上人士观看。第ⅡA级和第ⅡB级属劝谕性质,第Ⅲ级影片的年龄限制则属法定要求。电影分级标准进行公众意见调查,并征询法定顾问小组的意见,该小组由约300名来自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审核委员会(电影检查)可应要求复核电影评级的决定。香港立法会于2021年通过《2021年电影检查(修订)条例草案》,以完善电影检查规管制度,并确保更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有关电影检查的检查员指引》也作了修订,为检查员的职责提供指引。
2022年共为1 984部影片分级,其中647部列为第Ⅰ级,673部列为第ⅡA级,506部列为第ⅡB级,158部列为第Ⅲ级。
该馆隶属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该馆是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FIAF)成员,积极与各国资料馆交流合作,保存及推广香港电影历史文化,促进研究,让香港电影资料馆成为享誉国际的电影资料馆,并将电影艺术带进小区。
该馆搜集大量电影数据,藏品主要来自业界及公众的捐赠,搜集回来的文物经归档编目后,可提供公众人士使用。为提高公众对香港电影及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该馆定期举办电影放映、展览、座谈会等活动,并出版专题书籍。
2022年,该馆主办了以下活动:
(1)举办“电影剧照物语”及“创意摇篮——德宝的童话延续篇”两项大型专题展览,以及“搜集里程二十事”和“芳姿绰约——水银灯下的芳艳芬”两项小型展览。
(2)举办11项不同主题的放映节目(140场以上),包括“创意摇篮——德宝的童话延续篇”“跨界的香港电影——泰国篇”及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音像遗产日”的专题放映;举行座谈会,吸引了超过38 000人次入场,并将电影带到多个博物馆及文化艺术场所的“光影爱漫游”系列。
(3)出版论文集《探索1930—1940年代香港电影上篇:时代与影史》及《探索1930—1940年代香港电影下篇:类型·地域·文化》,两者均为电子书。该馆还重新出版修复珍藏系列的《疯劫》蓝光盘。
(4)搜集了超过6 700项与电影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套网上节目及教材。
新冠疫情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纾解电影从业人员面对的经济压力,香港特区政府通过设立“防疫抗疫基金”以解决业界燃眉之急。支持措施包括:
(1)推出“电影业自雇/自由工作者资助计划”,向主业为电影业自雇/自由工作者的合资格人士提供一次性资助1万港元,并委托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处理申请及发放资助,截至2022年6月,已向1 832名符合资格的申请者发放资助。
(2)推出“烟火及特别效果技术员资助计划”,向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符合资格的特别效果技师或特别效果助理提供一次性资助1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已向166名符合资格的申请者发放资助。连同第一期(2020年)的资助,两期共发放了265万港元。
(3)推出“电影院资助计划”,于2022年1月及2022年3月,向符合资格的电影院提供一次性资助,资助款额为每家电影院每块银幕5万至10万港元不等,并设有每条院线在每轮资助计划中可得资助额的上限(150万至300万港元不等)。连同2020—2021年的资助,共发放5轮,总额为7 840万港元。
2022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亚洲文化交流电影制作资助计划”,通过资助香港及亚洲国家电影人合作拍摄的电影计划,扩大这些合拍电影在亚洲及国际市场的影响,以利于深度交流及互相学习。本计划分两期,共资助8部电影。有关团队的监制、导演和编剧须包括最少一名香港和一名亚洲国家电影从业人员。符合资格的电影计划将可获最多900万港元的资助。
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串流平台内容开发计划”,旨在培育开发串流平台作品的跨影视创作团队,通过创作优质的串流平台作品,鼓励电影行业进入新的发行市场。本计划以比赛形式招募参赛团队,入围团队须编写完整的制作计划书以及剧本,优胜团队会获资助制作试拍集。
自2007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电影制作融资计划”,向中小型制作预算的电影制作提供政府融资。该计划于2020年7月15日推出放宽措施,通过提高政府实际融资额,让投资者优先收回一半投资,以及提早发放政府融资,从而在短期内增加本地电影制作,为业界包括电影制作公司及电影工作者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2022年全年,资助电影制作项目6个,共3 180万港元(注:出于四舍五入的原因,以下各项资助额与此数字有细微差距):①《像我这样的爱情》(320万港元);②《里应外合》(640万港元);③《毒舌大状》(887万港元);④《一样的天空》(249万港元);⑤《爸爸》(725万港元);⑥《七月返归》(360万港元)。
2013年3月首次推出,通过参赛的剧本及制作计划,发掘新人,资助优胜队伍制作首部商业剧情电影。自2019年第六届起增加优胜名额至最多6部电影,并增加大专组拍摄经费至500万港元(原为325万港元)及专业组拍摄经费至800万港元(原为550万港元)。
2022年,第七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共收到49个申请,选出共6个优胜电影计划(《武替道》《情·色·直播》《大分瓶》《被杀的那天》《妈样年华》《长洲宾客拯救队》),资助额共3 900万港元,帮助优胜项目的制作团队完成策划、制作及发行等整个电影生产及销售过程,积累制作一部剧情电影的经验。
2020年7月推出,邀请资深导演担任监制,以“一帮一”方式,由一名资深导演带一名(或一组)新导演开拍本地题材电影,提携后辈,增加优质港产片的产量。该计划为每部电影提供最高900万港元的资助。截至2022年底,已有10名资深导演参与该计划,资深导演参与的导演组合分别为:①王家卫/徐梓竣;②陈可辛/黄进;③张婉婷/黄锎、黄绮琳(组合);④尔冬升/张经纬;⑤陈嘉上/唐唯瀚;⑥关锦鹏/朱凯濙;⑦陈果/陈健朗;⑧林超贤/张敏嘉;⑨叶伟信/郑纬机;⑩张艾嘉/龚兆平。其中8名资深导演的计划已获批准。
2022年,资助薪火相传计划制作项目5个,共4 500万港元,每个项目900万港元,分别为:①《一个人的探戈》;②《拾义》;③《事过境迁》;④《咎赎》;⑤《他年·他日》。
2020年8月推出,发掘本地的优秀编剧人才加入编剧队伍,提升香港电影的制作质量。该计划通过比赛和晋级形式进行,为不同阶段入围的作品提供资助,总资助额为共635万港元。
2022年的“剧本孵化计划”选出10个最佳剧本,每个剧本获41万港元的资助。
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承办。
香港电影金像奖是香港电影界年度盛事,也是华语电影界重要奖项之一,表彰香港电影工作者的成就。
受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举行的第四十届金像奖顺延至2022年7月17日在线下举行,共颁发21个奖项(见本书第十章第四节),同时考虑2020年及2021年度符合参选资格的电影。
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有限公司承办。
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将电影创作人员与投资者、监制及发行商等联系在一起洽谈合作,开拓商机,为亚洲电影人提供平台,每年选出约30个发展中的项目以及15至20个制作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投资会已成为亚洲地区首要的电影融资平台。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的投资会均以线上形式与影视展同期举行。2022年3月14—16日的投资会邀请入围电影计划制作人参与,登记人士/团队共456人,参与国家/地区共39个,共举行951个线上洽谈会议。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承办。
“香港影视娱乐博览2022”涵盖七大节目,包括香港国际影视展(线上版)、亚洲影视娱乐论坛、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ifva独立短片及影像媒体节、数码娱乐论坛、香港电影金像奖,旨在鼓励公众支持香港影视音乐娱乐业界的优秀作品。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的影视展均以线上形式举行。2022年3月14—17日的影视展吸引了近8 000名来自81个国家及地区的业界人士参与,推广超过2 400部国际影视作品,并举行了约2 500场线上商贸配对会议。
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有限公司主办。
为了提高香港观众对香港电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创意香港资助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举办多项电影放映活动,拓展本地观众群。该协会于2022年8月举办第四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放映来自67个国家及地区共168部电影,305场实体放映及41场在线放映,吸引逾30 000名观众。此外,香港电影发展基金也向协会提供资助,为国际电影节的外语电影提供中文字幕,为学生和长者提供优惠价电影票。
由香港电影制作及发行协会有限公司承办。
此项课程旨在培育电影制作及发行方面的专才,让他们深入了解市场,由知名电影制作、营销专家讲授香港及海外的电影发行销售、国际影展及奖项、内地电影报备审查制度及流程、海外电影引进等课题,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影视培训基地。
(1)“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巡回影展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2022年4—12月,在内地及海外多个城市推出“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巡回影展,放映香港新晋导演的作品及经典电影的修复版,由创意香港委托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举办。本次活动于4月在意大利乌迪内远东电影节揭开序幕,并陆续在北京、巴厘岛、伦敦、曼谷、哥本哈根、悉尼、首尔、新加坡、斯德哥尔摩、檀香山、东京、布拉格及迪拜等地举行。影展期间还举办摄影展,展示4位当代香港著名电影剧照师25年来所拍摄的近200部香港电影的剧照及幕后花絮。巡回影展总共举行161场线下放映和4场在线放映,其中39场有香港电影人出席访谈活动,吸引了约20 000名观众观影。
(2)“光影湾区·香江风华——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展映”活动
创意香港与广东省电影局合办的“光影湾区·香江风华——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展映”活动于2022年6月23日至8月28日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六个城市举行,共放映12部经典香港电影384场,观影人数约15 000人。
(3)香港电影广东展映周
创意香港与百老汇电影中心于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1月23日在广州、深圳和佛山举办“香港电影广东展映周”,向当地观众推广香港电影,拓展香港电影的大湾区观众群。展映周共放映9部香港电影,54场的观影人数超过4 500人次,上座率超过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