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与其生境和栖息的动物群落共同构成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湿地植被类型,其在海岸防护、促淤造陆、保护沿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红树林天然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香港、澳门和台湾,总面积为2.71万公顷(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海南东寨港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北角,是海南岛最大的港湾铺前湾的内湾。受到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州大地震影响,陆地垂直下陷并形成现在地势平缓的溺谷型港湾。在形成港湾后的400余年里,东寨港内湾沿岸生长了连片的红树林湿地植被,形成种类丰富、保存完整的红树林湿地。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第一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本书在前期大量研究基础上,基于2019—2020年开展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重点描述了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并分析了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3年2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