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翠翠 回答
匿名 提问: 有个二年级男孩不想上学,原因是想妈妈。开学后就极度排斥进教室,跟着老师们都可以,就是不进教室。他成绩不错,觉得自己在家也可以学习,在学校没意思,同学会笑他爱哭,也会欺负他,所以始终没有勇气去教室上课,看到班上那么多人会很害怕。他也看过心理医生,测试结果是在抑郁和焦虑的边缘。作为心理老师应该怎样辅导这样的学生?
提问中关于男孩的信息不是很全面,所以不能给出很直接的建议,下面是一些工作思路建议。
1.这位同学是升到二年级之后才发生这种状况吗?如果一年级时很正常,为何现在突然变成这样?是正常的分离焦虑,还是一、二年级的过渡时期家中发生了压力事件?
2.这位同学一年级时在校的同学关系和校园生活怎么样?是否有“创伤事件”或其他导致其产生强烈、持续负面情绪的事件?若有,要立即排查并严肃处理。
3.小孩表示“在家也可以学”,那么他在家学习的时间具体是如何安排的?是否有成年人陪伴?学什么内容?学多长时间?使用什么学习资料和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如何?每天在家除了“学习”还做些什么?这些学习外的活动占用多长时间?和谁一起?尽量详细地了解他在家的活动安排,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多说“在家也能学”的小孩基本都不学,在家更方便使用电子产品。
4.医院对小朋友的诊断结果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参考,但是不要因为“抑郁”就过度担忧或害怕面对。“抑郁和焦虑的边缘”不代表是抑郁症或抑郁状态,也可能只是其他心理问题的表现之一。从学校心育的角度来看,针对该生的所有辅导活动都要做好记录,规范整理档案。
5.当弄清楚该生的详细信息后,开展辅导时要注意,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在辅导过程中要擅于使用多样的工具,例如绘画、沙盘、绘本等。
6.善于动用学校的其他心育力量,如班主任、导师团队。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班级活动、年级活动等,将心育的理念和技术与班级团体活动结合,增强团体动力、班级凝聚力,引导同学们学会合作、互相支持,让班级氛围温馨、和谐,孩子就比较容易放松下来。
提醒:小男孩说“担心同学们笑自己爱哭,欺负自己”不一定是学校生活不愉快,还有可能是其内心安全感缺失的泛化的表现。所以针对他的辅导工作一定要取得其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否则效果会打折扣。
【写给班主任的温馨提醒】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在班级度过的,所以在这位学生恢复期间,班主任可以和他多进行沟通及情感互动,让他在学校有情感链接的人,在班级也更有归属感。例如当他说想妈妈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共情式的语言:我看到你因为想妈妈很难受,老师小时候也会这样……再找一些性格比较包容、开朗的孩子给予陪伴与支持,对于小学生而言同伴的力量也是很大的。当他情绪较平稳时,可安排他根据他的特长为班集体做一些事情,转移注意力,也能增加自信。
以下是对班主任的建议:①为更好地帮助这个学生,需要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②班主任是与学生相处最紧密的人,对于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可通过定期谈心、利用教育契机指导其开展健康的人际交往。③在班级管理中构建接纳、关爱的班级氛围,给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关爱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