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老师可以给有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家长提供哪些建议?

适用对象: 班主任、心理老师、家长
适用场景: 教室、辅导室

洪洁州 回答

匿名 提问: 在科普宣传时,我们可以给有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家长提供哪些家庭指导建议?

如果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学生,那么我们提供的建议只能是针对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但这些建议,大多只适用于讲座时的科普宣传,具体到不同的家长,适用情况还需要因人而异。比如:

1.建立良好家庭氛围,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和表率,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要谨记自己也是孩子的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获得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2.对孩子包容接纳。父母要接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需要被尊重的,要接纳孩子的积极阳光,也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不是无条件满足,而是有条件关怀、尊重、接受。

3.给孩子有效的陪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因此在陪伴上多采用粗暴简单的方式:物质上的无限满足和有限的情感满足。有效的陪伴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保障。

4.对于多动症等常见的精神疾病,除了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还要加强行为治疗,学会和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通过对优良行为进行奖励来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通过撤销奖励或适当施加惩罚来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使得多动症儿童养成良好习惯。

5.与学校建立有效沟通途径。可通过参加家长会、与老师互加微信等方式获得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当学生在家中有异常表现时,可及时与学校沟通。

6.寻求心理健康热线。心理热线为有心理救援需求的个体免费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他们纾解心理问题,24小时有专人值班。

7.尊重科学。当孩子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网络成瘾等健康危害行为时,如心理咨询效果不佳,可陪同孩子到心理门诊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并将医师专业意见及时回复给学校。对于休学及复学的时机,建议听从医师的评估。

8.当孩子出现持续性情绪异常、过激行为、影响学业生活的自伤或他伤,通过其他措施不能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时,家长应及时陪同学生到精神门诊或心理门诊就诊。 StzpcUwp5remTfEhFUSzLklK2kDsljyWHzU1zhwxpjysCqqcW2qbvNTud+IDOf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