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对象: 心理老师、班主任 适用场景: 文书工作
李宁 回答
匿名 提问: 学校希望能系统地建立家校共育机制,作为新手老师,请问我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如何具体地开展工作,可以对标《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方式为:
1.创建队伍。文件重点要求的是创建家长委员会,从而发挥家长的参与权、监督权等权利。我们学校开展这项工作时会专门成立三级家长教师联盟——班级、年级、校级。每一级都由相应的教师和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比如班级的家长教师联盟就是由班主任、其他志愿老师和投票选举的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也会有具体的小组和职责划分。
2.完善机制。为了推进工作,要建立家校共育的具体工作章程。比如家长委员会的选举和换届准则、家长教师联盟工作职责等,还有家长学习的激励机制等等。
3.具体工作抓手。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中小学每学期至少要有一次家庭教育指导。这个家庭教育指导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教子经验分享、读书会、校园开放日、家长课堂、家庭咨询或者其他形式的家校特色活动。具体可以根据学校或家长群体的资源来开展,当然,你也可以参考全国家庭教育高地的工作开展方式,比如苏州、广州、香港等地的经验。特别是苏州的家庭教育三大品牌做得很不错,可以重点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