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阻断产程进展、延长孕龄的有效抗早产手术,可显著提高新生儿生存率,明显延长孕周。
体格检查或超声提示宫颈管扩张>1cm,且无明显宫缩,伴或不伴羊膜囊外凸出宫颈外口,并排除绒毛膜羊膜炎。手术上限孕周国内外未统一,国外指南为24周,中国专家共识为28周,广医三院为26周;手术时机暂未统一,多在患者入院后的24h内进行,也可在2~3天内进行。
感染、出血、胎膜早破、严重胎儿出生缺陷,以及出现规律宫缩,均不适宜行此术。
1.人员素质要求
有经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具备熟练操作经验和技巧。
2.环境要求
在手术室按阴道手术术前准备并执行。
3.物品准备
阴道拉钩2个,卵圆钳1~2把,无损伤组织钳4把,中号血管钳2把,持针器、线剪、大号无齿镊和有齿镊各1把(备用),金属导尿管和小儿导尿管各1条,显影纱布10~15块,0.5%碘伏,生理盐水等。环扎线:单针连线MB66编织线和W6977编织线各1包(图3-2-16)。
图3-2-16 紧急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物品准备
4.患者准备
(1)行常规术前辅助检查,需检测阴道微生物。
(2)监测生命体征,治疗性静脉使用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3)签署规范的知情同意书,特别强调胎膜早破、手术失败的风险。
(4)术前开放静脉通路。
腰硬联合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充分外展双下肢)和头低臀高位。
常规碘伏消毒外阴3次,铺无菌巾单,器械物品点数。
消毒尿道口,导尿。
阴道拉钩暴露宫颈,直视下用生理盐水清洗阴道和宫颈,观察并记录羊膜囊情况、宫口扩张情况、阴道及宫颈情况等。
用3把无损伤组织钳钳夹宫颈12点、3点和9点边缘处,向外轻拉宫颈,用生理盐水浸润1号显影纱布1块,卵圆钳钳夹湿纱块裹住凸出的羊膜囊,并缓慢将羊膜囊还纳于宫颈内口;然后用1把无损伤组织钳钳夹宫颈6点边缘处,羊膜囊成功复位。再次用碘伏消毒宫颈及阴道2次(图3-217、图3-2-18)。
图3-2-17 无损伤组织钳依次钳夹宫颈12点、6点、9点、3点边缘处
图3-2-18 1号显影纱布成功还纳羊膜囊
1.第一重环扎
在阴道穹隆顶处以W6977编织线环扎,分别在11点处入针、10点处出针,8点处入针、7点处出针,5点处入针、4点处出针,2点处入针、1点处出针,缝线不穿透宫颈黏膜层,剪掉针头,让助手打结,在阴道穹隆顶12点处缝线打结,术者密切配合,边打结边缓慢拔出纱块,打结共8个,松紧以容纳1指尖为宜。再次观察并消毒宫颈,见开大的宫口已呈闭合状态(图3-2-19)。
2.第二重环扎
用MB66编织线在距第1道环扎线外约0.2cm处再次缝扎宫颈,12点处入针、11点处出针,9点处入针、8点处出针,6点处入针、5点处出针,2点处入针、1点处出针,缝线不穿透宫颈黏膜层,在1点处缝线打结,使宫颈内口缩小至仅容1指尖,打结8个,留线尾2cm。
评价宫颈环扎手术效果:再次消毒宫颈及阴道,查看并确认宫颈无出血、缝线未穿透宫颈黏膜层,缝线距宫颈外口1.5cm,宫颈口缩小至仅容1指尖(图3-2-20)。
图3-2-19 以W6977编织线行第一重环扎及荷包缝合完成后
图3-2-20 以MB66编织线行第二重环扎及荷包缝合完成后
术毕,清点器械无误,听胎心率正常,观察无宫缩,停留尿袋,安返病房。
(1)定位:阴道穹隆顶端。
(2)还纳羊膜囊:①取膀胱截石位和头低臀高位,利用重力作用还纳羊膜囊;②用4把无损伤组织钳钳夹宫颈12点、6点、9点和3点边缘处,向外轻拉宫颈,上、下组织钳轻轻用力缓慢挤压,将凸出的羊膜囊还纳于宫颈内口;③用卵圆钳钳夹被生理盐水湿润的1号小方纱裹住凸出的羊膜囊,并上推羊膜囊入宫颈内口;④必要时可用小儿导尿管置入宫颈管内口,膨胀小儿导尿管的气囊,将羊膜囊回纳至宫颈管内,然后向膀胱内注入300~500mL的生理盐水使水囊向子宫下段上移。
(3)缝线选择:W6977编织线和MB66编织线。
(4)缝扎方式:细、粗双重缝线加固缝合,McDonald术式荷包缝合。
·第一道环扎:在宫颈阴道穹隆顶端,以细线W6977编织线,于宫颈的11点处入针、10点处出针,8点处入针、7点处出针,5点处入针、4点处出针,2点处入针、1点处出针,打结松紧度以宫颈口容纳1指尖为宜,打结6~8个。
·第二道环扎:用粗线MB66编织线,在距第一道环扎线外0.2~0.5cm处再次缝扎宫颈,进出针点与第一道环扎的进出针点稍微错开。
(5)打结及检查:缝线在宫颈肌层间穿行,避免穿透宫颈黏膜层,避免损伤羊膜囊。打结松紧度以宫颈口容纳1指尖为宜。防止线结滑脱。
(6)术后停留尿管24h。
(7)术后治疗性静脉使用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3~5天,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注意静脉血栓性疾病的评估和预防。
(李映桃 卢澄钰 钟彩娟 陈佳 徐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