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骨盆外测量

女性骨盆测量的最初目的是指导医师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探讨精确测量产科骨盆各指标的均值或临界值,评价孕产妇是否存在头盆不称,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助产技术的提高、产程处理的规范,以及急诊剖宫产安全性的增加,产科临床工作中对骨盆内、外测量有了新的认识。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孕期不需要常规进行骨盆外测量,而对于阴道分娩的孕妇,妊娠晚期可测量骨盆出口径线。但在助产技术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在试产过程中没有条件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基层医疗机构,临床骨盆的测量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估方法。需注意的是,头盆中的“头”随胎儿大小、孕周、胎位而变。对于骨盆重度狭窄、存在头盆不称者,建议以剖宫产作为终止妊娠的方式。

一、目的

骨产道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骨盆外测量与骨盆内测量。通过骨盆外测量可间接了解骨盆的大小及形态。

二、适应证

无阴道试产禁忌证的孕妇。

三、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

四、操作前准备

1.人员素质要求

初级及以上职称。

2.环境要求

环境整洁安静、布置温馨、光线明亮,检查床旁应有屏风遮蔽以保护患者隐私。

3.物品准备(图3-1-6)

洗手液、一次性垫巾、一次性检查手套、无菌石蜡油、骨盆模型、测量尺(皮尺或直尺)、坐骨结节间经测量器、骨盆外测量器、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

图3-1-6 物品准备

4.检查者准备

清洁双手。

五、操作流程

(一)体位

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双腿稍屈曲分开,臀下垫一次性垫巾。

(二)骨盆外测量径线

1.髂棘间径

孕妇伸腿呈仰卧位,暴露腹部至大腿根。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手持骨盆外测量器,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图3-1-7)。

图3-1-7 测量髂棘间径

2.髂嵴间径

体位、工具同髂棘间径测量,测量两侧髂嵴最宽点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此径线也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图3-1-8)。

图3-1-8 测量髂嵴间径

3.骶耻外径

检查者立于孕妇右侧,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第5腰椎棘突下缘的距离(第5腰椎棘突下定位: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正常值为18~20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图3-1-9)。

4.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图3-1-9 测量骶耻外径

孕妇仰卧位,脱下一边裤腿,双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膝,向两侧外上方充分展开。检查者面向孕妇立于两腿之间,使用坐骨结节间经测量器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此径线可以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图3-1-10)。若此值<8cm,应加测骨盆出口后矢状径。

图3-1-10 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5.出口后矢状径

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一次性检查手套,右手示指蘸少量无菌石蜡油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将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另一端放于骶骨尖端处,即可测得出口后矢状径(图3-1-11)。正常值为8~9cm,此值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图3-1-11 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6.耻骨弓角度

孕妇呈仰卧位,双腿向腹部弯曲,双手紧抱双膝,向两侧外上方充分展开,或仰卧于产床上呈膀胱截石位。检查者面向孕妇立于两腿之间,戴一次性检查手套,两拇指指尖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两拇指分别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形成的角度。正常值为90°,<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了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图3-1-12)。

六、注意事项

图3-1-12 测量耻骨弓角度

(1)检查前和孕妇进行良好的沟通,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动作轻柔,注意孕妇保暖和隐私。

(2)测量器使用前需要校零以避免误差,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仅用于出口后矢状径测量。

(3)目前的证据表明骨盆外测量并不能预测产时头盆不称,因此,孕期不需要常规检查骨盆外测量。但对于阴道分娩的孕妇,妊娠晚期可测定骨盆出口径线。

(梁伟璋 李映桃 李佳) GoOz1u8OpMqieTg8YX/lq/lAT1Yb2e8TwtOE6cRivtKnpHzRSwbXQ1u7ic3aA4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