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触诊是孕中晚期产科腹部规范检查的方法,检查者以双手来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衔接情况。
中期妊娠、晚期妊娠(通常在孕24周后)。
无绝对禁忌证。
1.人员素质要求
执证上岗的医护人员。
2.环境要求
环境整洁安静、布置温馨、光线明亮,可保护隐私。
3.物品准备
皮尺、洗手液、一次性垫巾。
4.检查者准备
清洁双手。
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自然略屈曲,稍分开,使腹部放松。检查者站在孕妇的右侧,在做前三步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头端;做第四步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1.第一步
检查者将左手置于宫底部,用“几横指”来描述宫底与脐或剑突的距离,估计胎儿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然后将两手置于宫底部,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胎头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胎臀柔软而宽,且形态不规则(图3-1-1)。
2.第二步
确定胎产式后,检查者两手掌分别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两侧,轻轻深按进行检查。触到平坦饱满部分则为胎背,并确定胎背是向前方、向侧方或向后方;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则为胎儿肢体,有时能触到胎儿肢体活动(图3-1-2)。
3.第三步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开,置于骨盆入口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检查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胎先露部仍可以左右移动,提示尚未衔接入盆;若不能被推动,提示已衔接(图3-1-3)。
4.第四步
检查者左右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的入盆程度。当先露为胎头时,一只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一只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为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图3-1-4)。
图3-1-1 四步触诊检查法(第一步)
图3-1-2 四步触诊检查法(第二步)
图3-1-3 四步触诊检查法(第三步)
图3-1-4 四步触诊检查法(第四步)
5.产检常规——测量腹围和宫高,检测胎心率
使用软皮尺,测量腹围的大小:宫底过脐者,绕脐一周;宫底未过脐者,在宫底最高点绕腹部1周。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的弧形距离,计算宫高。在胎背对应的下腹部,使用多普勒胎心仪听胎心1min,检测胎心率(图3-1-5)。
图3-1-5 产检常规
(1)检查前注意和孕妇进行良好的沟通,做好检查告知和提供关爱。
(2)在第二步检查时,一只手在轻按的同时,另一只手要保持不动,之后交替进行触诊,而不是双手一起按或一起松开。
(3)对子宫敏感、晚期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者进行检查时,动作务必轻柔,并且需避开宫缩时间,尽量减少检查的时间和次数;对足月且已经出现宫缩者,应在宫缩间歇期检查。
(4)测量宫高、腹围,检测胎心率时,需按规范进行。
(梁伟璋 李映桃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