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创面伤口情况。
(2)清洁创面,保持清洁。
(3)预防伤口感染。
(4)促进伤口愈合。
(5)伤口愈合达到拆线时机或考虑伤口感染、不愈合时,则应及时拆线。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疑似伤口裂开、感染、出血。
(2)外层敷料浸湿、污染、脱落。
(3)更换引流管。
(4)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
1.医师准备(图2-10-1)
(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避免浪费和临时忙乱。
(2)穿戴好衣服、帽子和口罩,洗手后准备换药物品。
图2-10-1 医师准备
2.患者准备
环境准备: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医患沟通: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图2-10-2)。
3.物品准备
换药包、碘伏、手套、线剪、敷料(图2-10-3)及胶布等。
图2-10-2 医患沟通
图2-10-3 物品准备
(1)换药包准备:打开换药包,碘伏倒入治疗盆(图2-10-4)。
图2-10-4 换药包准备
(2)手套准备:检查无菌手套密封情况、生产日期,取出无菌手套,并打开无菌手套外包装。
(3)用手取下外层敷料。
(4)戴好手套(图2-10-5)。
图2-10-5 戴手套
(5)用镊子揭开内层敷料(图2-10-6)。
图2-10-6 取内层敷料
(6)固定两个镊子,分别为左手取物镊和右手消毒镊,由切口向外,消毒伤口创面及其周围15cm的范围,共3次。消毒完成后,注意保持伤口干结(图2-10-7)。
图2-10-7 换药
(7)若需拆线,用镊子提起缝线的线头,使埋于皮肤的缝线露出少许,用线剪将露出部剪断,拉出缝线。逐针依次拆除所有缝合线,观察伤口拆线后的愈合情况(图2-10-8)。用碘伏再消毒1次。
图2-10-8 拆线
(8)覆盖无菌纱布,避免纱布粗糙面贴近皮肤,用胶布固定(图2-10-9)。
图2-10-9 覆盖无菌纱布
(9)整理患者衣物,保证舒适医疗。
(1)贯彻无菌原则。
(2)取下外层敷料撕胶布时,应自伤口由外向里,可用手指轻轻推揉贴在皮肤上的胶布边沿,待翘起后用一只手轻压局部皮肤,另一只手牵拉翘起的胶布,紧贴皮面(即与皮肤表面平行)向相反的方向慢慢取下,切不可垂直地向上拉掉,以免产生疼痛或将表皮撕脱。
(3)消毒应从伤口内逐渐向外,如为感染性伤口,则从外向内。
(4)消毒范围为以伤口为中心的周围15cm的区域。
(5)动作轻柔,如有结痂粘连敷料,应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后,再分离伤口敷料。
(冯健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