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日益上升,据统计,2022年,全球新增1920多万例癌症患者,其中肺癌达到316.8万例,肺癌死亡人数占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18%。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进一步上升,特别是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及淋巴瘤已成为儿童肿瘤中威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

目前治疗肿瘤的手段层出不穷,如细胞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这些疗法在为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临床问题。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提出重大卫生健康战略,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群众都要转变观念,提高防癌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抗癌更重要。

中医在“治未病”上有很大的优势。在个体化辨证过程中,中医注重“天人相应”,不同节气有不同的养生规律及食疗药膳,其中“汤疗”是我国几千年来人们生活实践的结晶,也是人们日常养生智慧的直接体现。

“汤液醪醴之不传久矣”,汤疗药膳与普通的中药饮片汤液治疗有天壤之别。好的汤疗药膳既要有药用养生功效,又要色香味俱全,能勾起人的食欲,提高服用者的依从性,还必须结合时令节气,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汤疗药膳是“医师”和“厨师”结合的作品。然而,学术界一直未能深入研究总结汤疗药膳中食材与药材的搭配,造成食疗药膳流于坊间小市,其理论莫衷一是,难登大雅之堂。

本书主编蓝海教授、林丽珠教授皆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血液病、肿瘤疾病的名家,蓝韶清教授则是中医文化名家。蓝海教授、林丽珠教授深耕各自专业20余年,建树颇多。其中蓝海教授自幼跟随父亲——著名药学专家蓝森麟教授学习,深谙药性,在父亲的耳提面命、循循善诱之下,耳濡目染之间,对食疗药膳有较深的体会。林丽珠教授则对肿瘤的综合治疗有较深的研究,提出抗肿瘤“三师而行”(禅师、厨师、医师)的理论。蓝韶清教授多年来专注于中医文博、文旅、道地药材的研究,尤其是在科普领域,他极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力推中医药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蓝海教授的父亲蓝森麟教授一生情迷神农,施汤送药,在多个媒体及公众号上开辟“食疗药膳”专栏,书写食疗药膳方达2万多条,受益者众。尤其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上长期连载的汤方,得到千万读者的追捧应用,被亲昵地称为“蓝氏汤”。蓝海教授承父亲之衣钵,结合二十四节气,与林丽珠教授、蓝韶清教授等对以防癌抗癌解毒蓝氏汤方为主的蓝氏食疗药膳方进行总结梳理、化裁改良,历经数载完成了本书的初稿。

适逢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开展“政校合作”,蓝海教授出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院长,并主持建成国家区域中医血液病诊疗华南分中心,成功创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肿瘤科之际,蓝海教授结合顺德“美食之都”的优势,对书稿中的食材进行了精心挑选及研究,对烹饪方法进行了推敲,使本书最终定稿。本书合广州、顺德各专家之力,集蓝氏家族成员及各门下弟子之智慧,在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的大力支持下行将付梓,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学术界对汤疗药膳等的研究。

编者才疏学浅,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及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编者
2023年10月15日 VrlEdESyuWALeJAr1rz/Qg0olJvmeFl55F2F6qRuKpJZxEicD+PykfcSu8fgnv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