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夬卦,兑卦在上,乾卦在下,呈阳蒸阴成雨落地面而为泽之意。此时五阳生,气温继续升高,雨水继续增多,故民间俗谚云“小满小满,江满河满”。
艾灸: 小满湿热重,为避免风疹发病,宜艾灸肝俞、肾俞,以健脾祛湿。
饮食: 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海鱼、羊肉、冷饮等。
材料: 鲜西瓜皮500克,鲜白茅根250克,鲜荷叶250克,竹蔗250克,马蹄100克,绿豆60克。
做法: 鲜西瓜皮洗净,切碎;鲜白茅根洗净,切段;鲜荷叶洗净,切碎;竹蔗洗净,切段。上述食材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起置于砂锅内,加水3升,武火煮沸,文火继煎1小时即可。倒出煎出液,代茶饮用。
功效: 西瓜皮性寒味甘、淡,归心、胃经,能清解暑热、泻热除烦、利尿;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绿豆性寒味甘,归心、胃经,能清热、消暑、利水、解毒。三物均为清热解暑佳品。白茅根性寒味甘,功擅清热凉血、生津止渴;马蹄长于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竹蔗性寒味甘,功擅清热生津、润燥和中、解毒。六物合用,有良好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作用,为夏日佳饮。既适宜一般人群饮用,亦可用于暑热烦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痰热咳嗽,或暑湿泄泻、小便短赤、浮肿等症的辅助治疗。
材料: 广东丝瓜1条,鲩鱼头1只,鲜草菇200克,豆腐1块。
做法: 广东丝瓜去皮洗净,开边去瓤,切如筷子头大粒;豆腐洗净切粒;鲜草菇洗净切开边。鲩鱼头斩成8块,并用少许生油煎至八成熟,加清水1升,待烧开后,再加入豆腐、鲜草菇、丝瓜煮,熟后下姜、葱,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本汤以广东丝瓜搭配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暑、补益气血、降血压的草菇,性凉味甘能泻火解毒、生津润燥、补中益气的豆腐,以及性温味甘能平肝祛风、温中和胃的鲩鱼头,不仅味道鲜美可口,且有较好的清暑益气、平肝降压的作用,适宜于夏日养生食用,尤其适宜暑热烦渴、体质虚弱、头晕乏力及高血压患者食用。
食材: 薏苡仁、木棉花各30克,赤小豆120克,广陈皮10克,白鲫鱼2条(约750克)。
做法: 将白鲫鱼宰杀,去除鱼鳞及内脏,洗净,用少许花生油煎至八成熟(煎时洒点白酒并翻动),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2.5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善于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木棉花性凉味甘、淡,长于清热利湿、解毒;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功擅利水消肿、解毒;白鲫鱼性平味甘,能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利血脉;广陈皮性温味苦、辛,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鱼之腥臊味。诸物合用,有良好的健脾和胃、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食用。也可用于脾虚湿困所致诸证的辅助治疗。
材料: 鲜土茯苓750克,乌龟1只(750~1000克),猪瘦肉250克。
做法: 鲜土茯苓洗净,切成片;宰杀洗净的乌龟,斩成大块;猪瘦肉切成大块,用沸水焯过后捞起。在砂罐中加清水3升、姜3片,待水煮沸后,把所有汤料放进罐中,滴入少许白酒,文火煎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能清热解毒、除湿泄浊、通利关节;乌龟性平味甘、咸,长于滋阴潜阳、养血补心、补肾健骨、固经止血;猪瘦肉性微寒味甘、咸,能益气消肿、补肾滋阴、养血润燥。诸物合用,有良好的滋阴养血、解毒祛湿、强壮筋骨之效。适用于暑湿证、湿热疮毒、湿热痿痹及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
材料: 金银花10克,生地黄30克,水鸭1只,猪瘦肉250克,广陈皮3克。
做法: 将各药材洗净,稍浸泡。将水鸭宰杀,除去内脏,剥掉外皮,洗净,切大块;猪瘦肉洗净,切大块,和水鸭一起用开水烫煮一下捞起待用。在砂罐内加清水3升、生姜3片,待水沸腾后,将所有汤料倒进砂罐内,滴入少许白酒,用文火煮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此汤以善补阴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鸭,配以性寒味甘,长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金银花,以及性寒味甘、苦,功擅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养生佳品生地黄,性微寒味甘、咸,能益气消肿、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的猪瘦肉,辅以广陈皮,既可健脾燥湿、行气和胃,又能去除肉食的腥臊气味。诸物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滋阴凉血之功。既为夏季去除暑湿之良剂,亦是辅助治疗湿热疮痈及各种皮肤瘙痒症的有益汤品。
食材: 老白鸭1只(约1250克),猪瘦肉150克,火腿肉50克,广陈皮50克。
做法: 将老白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清洗干净,斩块;猪瘦肉洗净,切小方块;火腿肉切粒。上述食材连同洗净的广陈皮一齐置于炖盅内,加清水2升、白酒少许,隔水炖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老白鸭性平味咸,长于补益气阴、利水消肿,《随息居饮食谱》称它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消螺蛳积”;猪瘦肉性微寒味甘、咸,能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消肿;火腿肉性温味甘、咸,能健脾开胃、滋肾益精、补气养血;广陈皮性凉味辛、甘,能下气、调中、化痰、醒酒。四物入馔,不但味道鲜美香馥,且有良好的健脾开胃、消食化痰、补气养血、滋肾益阴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食用。也可用于虚劳骨蒸、血虚萎黄、腰脚软弱、咳喘短气、气虚水肿、饮食失调、上气烦满、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伤酒口渴等症的辅助治疗。
材料: 冬瓜1000克,猪排骨500克,海带50克,鲜荷叶1张(若是干品,用30克)。
做法: 冬瓜洗净后连皮切成大块;猪排骨洗净后斩成大块,用开水烫煮一下捞起待用;鲜荷叶洗净,切块;海带切成大块或切长条打结。在砂罐中放进3升(约12碗)清水,待水烧开后,把所有汤料全部倒进煲内,用文火煲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汤中以善清热消暑、生津止渴的冬瓜、荷叶,配以能生津止渴、解毒止痢的猪排骨,以及清热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海带,共奏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健脾利湿之功。尤其适宜暑湿或痰热较盛者食用。
食材: 茶树菇、草菇、香菇各50克,鲜春笋100克,广陈皮15克,老白鸭1只(约1250克),火腿肉30克。
做法: 将老白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广陈皮(或柑、橘、柚叶)的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火腿肉切粒;茶树菇、草菇、香菇用清水泡发,除去杂质,洗净;鲜春笋剥去外壳,洗净,切片,用开水煮5~10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以去除笋的苦涩味。上述食材连同洗净的广陈皮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3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茶树菇性平味甘,能健脾、利尿;草菇性寒味甘,善于清热解暑、补益气血、降血压、抗癌;香菇性平味甘,长于扶正补虚、健脾开胃、化痰理气、解毒、抗癌;春笋性寒味甘、苦,功擅清热除烦、除湿、利水;老白鸭性平味咸,功擅补益气阴、利水消肿;火腿肉性温味甘、咸,能健脾开胃、滋肾益精、补气养血;佐以性温味苦、辛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鸭之腥臊味。诸物合用,味道鲜香可口,汤性平和,清而不败泄,补而不腻滞,既能清热解暑、祛湿解毒、除烦止渴,又能健脾开胃、补益气血、滋肾益阴,诚为炎夏酷暑时节的食疗养生佳馔,适宜一般人群食用。也可用于脾肾虚弱,水湿失运或感受暑湿热毒所致诸证的辅助治疗。
食材: 芦笋、草菇各250克,马蹄6个,生姜3片,白鲫鱼2条(约750克)。
做法: 芦笋洗净,斜刀切小段;马蹄削皮,洗净,切薄片;草菇洗净,对半切开,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白鲫鱼宰杀,去除鱼鳞、鳃及内脏,洗净,放入加有生姜片的油锅中文火煎至两面金黄色(煎时洒点白酒),加清水1.5升,文火煮10分钟后,加入其他备好的食材,再煮15分钟,精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用: 芦笋性平味甘,善于清热利湿、活血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芦笋有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脂及护肝等作用;草菇性寒味甘,长于清热解暑、补益气血、降血压、抗癌;马蹄性寒味甘,功擅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白鲫鱼性平味甘,功擅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利血脉。诸物合用,味道鲜美可口,汤性清凉,无伤气阴之弊,有良好的健脾益气、开胃消食、解暑祛湿、生津止渴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于炎夏酷暑时节食用。也可用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或感受暑湿所致诸证,以及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
食材: 夜香花200克,胡萝卜1根(约150克),马蹄6个,生鱼1条(约500克),生姜3片。
做法: 胡萝卜、马蹄分别削皮,洗净,切薄片;夜香花去除硬梗,洗净;生鱼宰杀,去净鱼鳞、鳃及内脏,洗净,取肉切片,用适量花生油、淀粉、盐及姜丝拌腌,头、尾、骨腩斩块,放进加有生姜片的生油锅中煎香(煎时洒点白酒),加清水2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0分钟,加入备好的夜香花、胡萝卜片、马蹄片,煮沸5分钟后,放进腌好的生鱼肉片,再煮沸2分钟,精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用: 夜香花(又名夜兰花)性平味微甘,善于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胡萝卜(又名金笋)性平味甘、辛,长于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马蹄性寒味甘,功擅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生鱼性凉味甘,功擅补脾益胃、利水消肿。诸物合用,味道鲜香可口,汤性清凉,有良好的健脾祛湿、开胃消食、清肝明目、化痰止咳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于炎夏时节食用。也可用于脾失健运,肝失所养而致诸证的辅助治疗。
食材: 节瓜2条(约500克),怀山药1根(约250克),胡萝卜1根(约150克),马蹄6个,猪排骨500克。
做法: 节瓜、怀山药、胡萝卜分别削皮,洗净,滚刀切厚块;马蹄削皮,洗净,切开两半;猪排骨洗净,斩小段,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把所有备好的食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3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节瓜性平味甘,善于健脾开胃、生津止渴、解暑湿、通利二便;怀山药性平味甘,长于补脾益肺、养胃生津、补肾涩精;胡萝卜(又名金笋)性平味甘、辛,功擅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马蹄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猪排骨性微寒味甘、咸,功擅益肾滋阴、益气养血、生津润燥。诸物合用,汤性清凉而不伤正,有良好的补脾益肺、补肾滋阴、清热解暑、养胃生津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于炎夏酷暑时节食用。也可用于脾肾虚弱,阴血不足或感受暑湿之邪所致诸证的辅助治疗。
食材: 鲜莲子、鲜山药各250克,绿豆、白扁豆各50克,广陈皮15克,水鸭1只(约750克)。
做法: 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广陈皮(或柑、橘、柚叶)的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鲜山药削皮,洗净,滚刀切厚块。上述食材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3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莲子性平味甘、涩,善于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山药性平味甘,长于补脾益肺、养胃生津、补肾涩精;绿豆性寒味甘,功擅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白扁豆性微温味甘,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水鸭性凉味甘,功擅补中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佐以性温味苦、辛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水鸭的腥臊味。诸物合用,汤性平和,有良好的健脾益肺、滋肾养心、清热解暑、祛湿解毒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于炎夏酷暑时节食用。也可用于体质虚弱,气血津精不足或感受暑湿热毒所致诸证的辅助治疗。
食材: 冬瓜1000克,猪瘦肉、家鸭肉各100克,鲜草菇、鲜莲子、鲜芡实各100克,干贝、火腿肉各25克,竹荪10克。
做法: 冬瓜削皮去瓤,洗净,切厚块;猪瘦肉、家鸭肉、火腿肉分别洗净,切丁;竹荪用淡盐水浸泡,去除头盖伞状部分,清洗干净,切段;草菇洗净,对半纵切开,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上述食材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3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小时,精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用: 主料冬瓜性微寒味甘、淡,善于清热、利尿、化痰、生津、解暑、解毒;莲子性平味甘、涩,长于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芡实性平味甘、涩,功擅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草菇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暑、补益气血、降血压、抗癌;竹荪性凉味甘,能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猪瘦肉性微寒味甘、咸,功擅补肾滋阴、养血润燥、补中益气;家鸭肉性平味咸,能补益气阴、利水消肿;干贝性平味甘、咸,功擅滋阴补肾、调中消食;火腿肉性温味甘、咸,能健脾开胃、滋肾益精、补气养血。诸物合用,味鲜可口,汤性清凉,清补兼备,清不伤正,补不敛邪,有良好的健脾益肾、补气养血、滋阴生津、清热解暑、祛湿解毒等作用,实为炎夏食疗养生佳馔,适宜一般人群食用。也可用于脾肾虚弱,气血阴津不足或感受暑湿热毒所致诸证的辅助治疗。
食材: 鲜鱼腥草、鲜车前草、鲜积雪草各120克(干品各用30克),鲜荷叶1张(干品用30克),绿豆50克,白鲫鱼2条(约750克)。
做法: 将白鲫鱼宰杀,去除鱼鳞、鳃及内脏,洗净,放入有生姜片的油锅中文火煎至两面金黄色(煎时洒点白酒),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2.5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鱼腥草性微寒味辛,善于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车前草性寒味甘,长于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积雪草性寒味苦、辛,功擅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荷叶性平味苦,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绿豆性寒味甘,功擅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白鲫鱼性平味甘,功擅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利血脉。诸物合用,汤性清凉,有良好的健脾和胃、清热解暑、利湿、祛痰、凉血、解毒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于炎夏暑湿熏蒸时节食用。也可用于暑热烦渴、痰热咳嗽、热淋、血淋、湿热黄疸、暑湿泻痢、痈肿疮毒等症的辅助治疗。
注: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食材: 绿豆芽、黄豆芽各100克,佛手瓜2条(约500克),白鲫鱼1条(约500克),生姜、香葱少许。
做法: 佛手瓜洗净,纵向对半切开,去瓤,斜刀切薄片;绿豆芽、黄豆芽洗净;生姜洗净,切丝;香葱洗净,切粒;白鲫鱼宰杀,去除鱼鳞、鳃及内脏,洗净,放入有生姜片的油锅中文火煎至两面金黄色(煎时洒点白酒),加入适量清水煮沸5分钟,然后加进其他备好的食材(姜、葱除外),再煮10分钟,加入生姜丝、香葱粒,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佛手瓜性凉味甘,善于祛风解热、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现代研究表明,常食佛手瓜对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益。佛手瓜还有利尿排钠、扩张血管、降血压等作用,且含锌较多,可提高儿童智力,对男女因营养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尤其对男士性功能衰退疗效明显,还可缓解老年人视力衰退;绿豆芽、黄豆芽合称如意菜,其中绿豆芽性凉味甘,功擅清热消暑、解毒利尿,黄豆芽性凉味甘,长于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白鲫鱼性平味甘,功擅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利血脉。诸物合用,味道鲜美,汤性清凉,有良好的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湿解毒、健脾开胃等作用,适宜一般人群于炎夏酷暑时节食用。
食材: 太子参30克,鲜西瓜皮300克,绿豆30克,鲜荷叶1张(干品用30克),胡萝卜1根(约150克),玉米1根(约200克),马蹄6个,鲜白茅根100克(干品用30克)。
做法: 鲜西瓜皮刮净红瓤及表皮,洗净,切大块;鲜荷叶洗净,切宽丝;胡萝卜削皮,洗净,滚刀切厚块;玉米去苞叶及须,洗净,横切为6段;马蹄削皮,洗净,对半切开;鲜白茅根洗净,切段。连同洗净的太子参、绿豆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3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善于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对机体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即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还可增强人体内的物质代谢;西瓜皮性凉味甘,长于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绿豆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荷叶性平味苦,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胡萝卜性平味甘、辛,能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玉米性平味甘,能调中开胃、利湿;马蹄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白茅根性寒味甘,能清肺胃热、生津止渴、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诸物合用,味道鲜甜可口,汤性清凉而不伤气阴,有良好的益气健脾、开胃消食、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等作用,实为炎夏酷暑时节食疗养生之佳饮,适宜一般人群饮用。
食材: 鲜百合1个,竹笋、茭笋各100克,莲藕200克,马蹄6个,胡萝卜1根,生蚝肉500克,大蒜头1个。
做法: 竹笋剥去外壳,洗净,切片,用开水煮5~6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以去除笋的苦涩味;茭笋削去老皮,洗净,斜刀切薄片;莲藕、马蹄分别削皮,洗净,切薄片;鲜百合折瓣,洗净;大蒜头扒瓣,切片。生蚝肉洗净,沥干水,放进加有大蒜片的油锅中炒香(炒时洒料酒),然后加入其他备好的食材、2升清水,文火煮10分钟,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百合性寒味甘,善于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日华子本草》谓其能“安心,定胆,益智,养五脏”;竹笋性寒味甘、苦,长于清热除烦、除湿、利水;茭笋性寒味甘,功擅清热解毒、除烦止渴、通利二便;莲藕(熟者)性温味甘,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胡萝卜性平味甘、辛,能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马蹄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生蚝肉性平味甘、咸,功擅滋阴养血、宁心安神,崔禹锡的《食经》称它能“治夜不眠,志意不定”。诸物合用,汤性清凉,味鲜可口,能安和五脏,有良好的健脾益肺、滋阴养血、除烦止渴、宁心安神等作用,实为炎夏酷暑时节的养生佳馔,适宜一般人群食用。也可用于脾肺虚弱,阴津不足或暑伤气阴所致诸证的辅助治疗。
食材: 葫芦1只(约1000克),鲜草菇250克,猪排骨300克,生姜、香葱适量。
做法: 葫芦削皮,洗净,切厚块;排骨洗净,斩小段,放入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鲜草菇洗净,纵切开两半,放入沸水中稍焯后捞起。在砂锅内加水3升、生姜3片,待水烧开后,放进备好的猪排骨、葫芦,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5小时,加入鲜草菇,再煮10分钟,加入香葱,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本汤食材中,主料葫芦性平味甘、淡,善于利水、消肿、通淋、散结,《滇南本草》称其能“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草菇性寒味甘,长于清热解暑、补益气血、降血压、抗癌;猪排骨性微寒味甘、咸,功擅益肾滋阴、益气养血、生津润燥。诸物合用,共奏清暑益气、生津止渴、利水通淋之功,适宜一般人群炎夏食用(中寒者不宜)。也可用于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或膀胱湿热,感受暑湿之邪所致诸证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