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从立夏之日始,至立秋之日止,中间经过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节气。夏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这时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也随之加重,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夏季阳气旺于外,心气旺盛,加之天气炎热,人们出汗较多,损耗了大量的水和营养物质。中医谓“血汗同源”,汗液、血液、唾液、泪液同出一源,均为人之津液,而心主血液,夏季与心气相通,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中医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大量出汗耗损的就是心气,所以中医认为,夏季养生之道,在于养心,心安则血畅,血畅则神清气爽,养心可以最有效地保护心气,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应遵循“春夏养阳、养心为先”的食疗药膳调养原则。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形成阳气外盛内虚的状态,最宜进行冬病夏治,使人体阳气得自然界阳气之助。夏季养阳的原则:减苦增辛,养心调肺;减甘增咸,养脾调肾,保护肠胃。夏季养阳、养心,长夏养脾,宁静聚气养心神,神要静养,形要动养。
宜食黄瓜、西红柿、苦瓜、丝瓜、冬瓜、鲫鱼、泥鳅、鸭肉、芹菜、莲藕、茄子、秋葵、泥鳅、鸭肉、西瓜、酸梅、杨梅、绿豆、草莓、杏仁、百合、莲子、桃子、橄榄、菠萝、梨等。可适当饮用绿茶、白茶、金银花茶、菊花茶、乌龙茶等。
忌食大辛、大热、油腻的食物(如牛、羊、鹅、狗肉、辣椒、芥末等),不干净、不新鲜的食物。另外,过食生冷的食物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会导致食物中毒,也需注意。
百合绿豆汤: 取绿豆、百合各适量。绿豆洗净,放在开水里浸泡10分钟左右,捞出放凉,然后冷冻三四个小时,再放在锅里煮,加上洗净的百合,煮好后加适量冰糖即可。本品夏季食用清爽而不黏腻,消暑又降脂。
鸡蛋炒苦瓜: 取鸡蛋、苦瓜各适量。将鸡蛋打在碗里,加适量的盐搅拌均匀;苦瓜切成薄片。锅里放油烧热,放入打好的蛋液,炒熟后盛出;锅里放入苦瓜片翻炒几分钟,加少许盐、蒜末,最后加入炒好的鸡蛋、少许鸡精,翻拌均匀即可。苦瓜虽苦,但夏季食用清热又解暑。
辛凉饮: 取薏苡仁30克,藿香3克,佩兰3克,白豆蔻仁3克。先用热水煎煮薏苡仁半小时,然后用煮出来的水冲泡另外3种食材即可。暑湿季节服用本品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
益肺养胃汤: 取葛根500克,怀山药250克,胡萝卜1根(约150克),玉米1根(约150克),马蹄10只,竹蔗200克,老鸽1只(约750克)。将老鸽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葛根洗净(不去皮),切厚片;怀山药、胡萝卜分别削皮、洗净,滚刀切厚块;玉米去苞叶及须,洗净,横切成6段;马蹄削皮,竹蔗洗净,斩成约5厘米长的段,再破成小条块。把所有备好的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清水3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本品可健脾益肺、开胃消食、生津止渴、化痰止咳,适宜一般人群食用,尤其适宜过食肥甘厚腻、肺胃积热者食用。
荠菜饺: 取面粉800克,荠菜1500克,虾皮50克。荠菜去杂,洗净切碎,放入盆中,加入虾皮及精盐、味精、酱油、葱花、花生油、芝麻油,拌匀成馅;将面粉用水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切成小面剂,擀成饺子皮,包馅成饺,下沸水锅煮熟,捞出装碗即可。本品适宜高血压、眼底出血、眩晕头痛、吐血、肾炎水肿患者食用。
哈密瓜炖排骨: 取哈密瓜、排骨各适量,炖食。本品可清热去火。
虾仁炒苋菜: 取苋菜250克,虾仁20克。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放入虾仁,炒熟。起锅时加精盐少许即可。本品可补虚助长。
椰子煲鸡汤: 取鸡1只,椰肉50克,洋葱、蒜末、红辣椒、茴香、杏仁各适量。鸡肉切块,椰肉切丝,洋葱切片;将鸡块放入沸水中煮至半熟捞出;起油锅,爆香蒜末、洋葱片,倒入砂锅内,再倒入鸡块、椰丝、红辣椒、茴香、杏仁,精盐调味,加清水适量煮沸后,改文火煮至汤稠即可。本品可益气生津,润泽养颜。
山楂荷叶饮: 取山楂、荷叶、决明子各30克。加水适量,文火煎煮半小时,去渣,代茶饮。本品可健脾消食,清暑化湿,润肠通便,化浊降脂。既适用于暑湿困脾、食欲不振者,亦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减肥者。
青芒番茄炒鸡肉: 取青芒果250克,鸡肉500克,番茄和洋葱各1个。青芒果洗净,去皮切片;洋葱和番茄洗净,切成块;鸡肉洗净,切成块,放入碗内,加入生粉拌匀。锅放火上,加入花生油烧热,投入洋葱,炒出香味时放入鸡肉炒匀,加入牛油、白糖、胡椒粉、精盐,倒入青芒果、番茄,注入适量清水,然后用勺轻轻搅几下,待熟后出锅,倒入碗内即成。本品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亏虚、咽干口渴等症的辅助治疗。
橄榄猪瘦肉汤: 取新鲜橄榄150克,猪瘦肉200克,芫荽末适量。新鲜橄榄洗净,去核,捣烂;猪瘦肉洗净,切丝。两种食材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调入精盐,文火煮20分钟,再放入味精、酱油、芫荽末稍煮即可。本品适用于唇干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