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膏方的理论基础及服用方法

一、膏方的理论基础

(一)膏方润泽亦纠偏

秦伯未认为,本草(含动植物药)经过多次煎熬所得的药汁,能滋补人体,尤能改善五脏六腑的虚弱、促进脏腑运化和吸收,此类制剂称为膏方。沪上与江浙民间,因其具有滋补的效力,称其为“膏滋药”。

膏方的效用以滋补为主,根据病家的体质与病症订制,药物间遵循平补、清补、温补、涩补等不同治法,协同作用于人体气血精津液等物质,达到燮理阴阳、助其生化、恢复和态的效果。

(二)膏方祛疾治百病

陈存仁认为,膏方作为中医治病的手段,对各科内伤杂病、慢性病的作用缓和,疗效确切,常能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又因每日的服用量不多,在安全的范围内,符合药典规范,是一种值得推广与研究的中医剂型。

膏方用于祛疾、滋补、防病,内服膏方的滋补功效通过一代代医家在临床实践和理论创立中逐渐探索出来。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大乌头煎是首次出现以蜜为基质的膏方,并且可被视为扶正补养膏方的雏形。南北朝时期陈延之的《小品方》载单地黄煎,是最早的滋补膏方。唐代《外台秘要》卷三十一中提及鹿角胶煎等,与现代膏滋方以滋补为主的作用几乎一致。随着内服膏方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其兼具治疗和补益的特点,如元代《御药院方》有“如膏成,滴水中凝结不散,方始成膏”的记载。

及至清代,在兼顾治疗的同时,膏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调理滋补。《清太医院配方》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收录了多首著名的抗老滋补膏方。民间对膏方的使用则集中在江南一带。江南地区沿江沿海,雨雾潮湿,冬季阴冷,春多温病,人们以痰湿、气虚、阳虚、阴虚体质为主,膏方的补虚调体作用合其所需。江浙一带的名医如朱丹溪、薛己、赵献可、李中梓、张介宾、孙一奎等受宋元理学影响,在医理上创建了新的“命门学说”,发展了冬令进补的思想。在冬季服膏,预防春病的效果显著,“冬令服膏,一人一方”在江南逐渐流行。

膏方的主要作用为扶正补虚,其功用以调阴阳、补五脏、益气血、助正气为主,适当兼顾祛邪治病,体现了中医寓攻于补、攻补兼施的特色。膏方集养生、保健、治疗之力,三股力量间相互协同,有病者以治疗为主体,亚健康者以保健为核心,健康人以养生为重点。

(三)膏方的适应证与人群

1.慢性虚弱性疾病

慢性病病程长,常有“虚实夹杂、气虚血瘀、阴亏阳弱”的临床表现,选择膏滋药冬季进补可以边施补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有作用,且意义更大。膏滋药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夜尿症、腰腿痛症、男子性功能障碍及精液病、女子月经不调及不孕症等。

2.病后、术后、产后的调理

此类病者,体质虚弱,全身机能减退,胃肠消化能力降低,需服调补药。选用膏滋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又能补充能量,能使机体尽快康复。

3.亚健康者的调理

现代人们的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同时又有诸多的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均可造成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机能的改变,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典型症状是疲劳,与疲劳相伴的则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不适,通常可涉及两个以上症状,非短期治疗、一针一药所能奏效,此时应选择服用膏方。

4.养生抗衰延年

中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都趋向衰退,开始出现衰老,精气、肝肾、津血日益衰弱。抗衰非一朝一夕之事,采用膏方能够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增强脏腑气血功能,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5.儿童的调补

小儿根据生长需要,体质偏虚弱者可适当选用膏方进补,尤其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厌食、贫血等症的体虚患儿较为适宜。从脾胃入手合理调养,能增强体质,增进食欲,助长发育。

二、膏方的处方与制备

(一)膏方处方的注意要点

膏方与其他剂型的最大区别就是服用时间长,且每次用量少。一料膏方,只合一人,药量总量大,但每次用量少,服用短则一月,长则三月,医生更要深谋远虑。一料膏方药味众多,应使其各味药物各司其职,有序分工,膏方处方,如排兵布阵,需虑其周全。

1.体病相宜

病有标本,谨慎辨证,明确核心病机,方知如何调兵遣将,无往不利。秦伯未提及“就余经验所得,处外感方易,处内感方难,而处补虚方尤难。若膏方则大剂补益,服饵必一二月,设非深思细虑,必使偾事,尤为难之又难,慎之慎之。”

2.先立其法,运筹帷幄

开具膏方处方前,当先立法,理解和熟练运用温补、清补、涩补、平补等法则。膏方之性质者,推求滋补之重心所在,以尽其用也,大抵可分为四类。

一为温补类,宜于阳虚之证,如用附子、仙茅、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等是。

一为清补类,宜于阴虚之证,如用地黄、龟甲、玉竹、柏子仁、何首乌等是。

一为涩补类,宜于滑脱之证,如用补骨脂、莲须、酸枣仁、牡蛎、山茱萸等是。

一为平补类,宜于脾胃薄弱或不耐滋补之证,如用生晒参、白芍、山药、芡实、莲子、广陈皮等是。而总挈之为二纲,一补气一补血。补气以四君子汤为主,其他痰多者佐以化痰,气郁者佐以理气,湿盛者佐以祛湿,热炽者佐以涤热,随机应变,而大法终不外于是。

3.体病证一以贯之

立方有制。《黄帝内经》云:“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是为方剂之组织法,膏方亦然。惟膏方服时既久,其制势须扩大。

膏方之组织,近于复方,故以选方为第一步。先定主方即君方,再定臣方,最后再对症状进行补充。体病证一以贯之,可达丝丝入扣的效果。

4.注意剂量

药物质量,有轻重之别。质轻者用量宜少,质重者用量宜多,此为膏方处方之原则。

另膏方处方依据常用方剂的用量,沿用原有配伍规范,增加每味药物的剂量。如四君子汤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照1∶1∶1∶1进行组方,一般情况下,按汤剂煎煮的时候,使用量在10~15克,入膏煎时可增加至10倍左右。对个别药物可以适度调整,如高甜度、苦味、辛辣味、含毒性药、大辛大寒的药物。

5.开路先行

膏滋药由众多滋腻补品组成,且补药多有黏腻碍胃之性,易恋湿留邪,在服膏前和服膏过程中,需关注脾胃运化功能和体内湿热之邪,务必先除湿浊,运脾健胃,避免一边滋补一边“闭门留寇”,功不抵过。

人之心神气血乃一整体,人体精微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脏腑之间也可协同制约,阴阳相调,水火相济,不可割裂。明消长之机,相互之机,开阖之机。膏方忌堆砌药物,而应有法度。

(二)膏方的选材与制备

1.膏方的选材技巧

膏方的药材都是择季采收,应陈则陈,应鲜则鲜,保证药材品质。

膏方的药物选用方面,在同一功效药品类别中可考虑药物的以下方面,进行优选:选用含糖、含淀粉者,可增加最终膏方的出膏量;用气味香甜、芳香及药食两用者,可改善膏方口感;选用色重者,改善膏方最终成色(表1-1)。

表1-1 膏方的药物选材

2.膏方的制备

一料膏方“灵不灵”除了靠医生的处方外,还得看熬制技艺。每一道工艺都十分严谨,量体订方。药材需要通过长时间浸泡冷水,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煎煮时才能更好地让精华释放出来,熬膏师傅亲司炉台进行熬制;经过长时间的蒸发浓缩,饱含数十种道地药材的膏汁在经验丰富的熬膏师傅手中慢慢变得黏稠;长时间的熬膏过程需要极强的耐力与体力,为了保证成膏的品质,熬膏师傅需耐住高温,在紫铜锅前随时观察药汁的状态,同时用竹板不停地搅动药汁,防止其焦化。膏方制作的每道工序都不容懈怠,其中,最考验功夫的还属“收膏”,这是一道极其考验熬膏师傅水平的工序。收膏时竹板要运用自如,同时更要把控力度,每一下的搅拌都要保持均衡的力度,从同一方向周而复始地搅拌才能保证最终出来的膏细腻醇厚,这离不开熬膏师傅平日里不断的练习。

三、中医膏方的服用方法

(一)秋冬服膏效最佳

从季节特点上来说,冬为闭藏,主收摄,阳气顺时潜藏与补益之剂的特性相合;从人体上来说,冬季人的胃口和食欲大增,有助于消化吸收,更好地发挥膏方的功效。但并非说膏方只能在冬季服用,只要是病证相符,体病相符,膏方可作为剂型,四时服用。膏滋药中的滋补药材众多且多有黏腻碍胃之性,在春夏服膏,需更加关注个体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日常饮食宜忌、急症等特殊情况。

膏方的服用与疗程:服用膏方,多由冬至“一九”开始,至“九九”而止,每天早晨一汤匙(15~20克),开水溶化或噙化,空腹服用,有时为了加强疗效,早晚各服一次。

(二)服用期间饮食需谨遵

在服用膏方期间,如误食所忌饮食,常使膏方的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常规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膏方时,应忌频繁食生萝卜;服含有何首乌的膏方时,应忌食猪血、牛血、羊血和铁剂;服膏方时常规忌茶水冲服,茶叶中的鞣酸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补药的功效,日常饮用咖啡和茶,应与服膏时间间隔4小时以上。

服用过程中,在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急性病症时,应立即停止服用膏方,以免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服用膏方后,出现消化道不适时,可能是滋阴药太重所引起的肠胃不耐受,可在处方中加入砂仁,或者用含砂仁的食疗方。出现头面五官不适时,可能是补阳药药力太猛所致,可以用菊花泡水喝以清除上火症状,或者停服3~5天。

(三)膏方禁忌证与人群

(1)新发各系统急症:如头痛鼻塞、咽痛咳嗽、恶寒发热等呼吸道疾病;腹胀纳差、呕吐反酸、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2)各系统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如胰腺炎、胆囊炎、胃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

(3)女性处于怀孕与哺乳期。

(4)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的活动期。

(5)身体稚嫩、器官发育功能尚不健全的婴幼儿。 PHewBt/KOiu7VaYKXBJoiFcBGkE+fk1U2ieIDBYa913dCdvqW3xscGyPGqVC0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