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Qianyan

人类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给人们带来高效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物质产品,同时也造成了土壤退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生态问题。生态农业的概念是相对于现代农业(石油农业)而被提出的,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生产的一种农业,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

生态茶园的概念正是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茶园都是在自然界中占据一定空间的完整生态系统,不存在“生态茶园”与“非生态茶园”之分,然而茶园生态系统又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它是经过人类驯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人类种植茶树是为了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茶园系统除了自然属性外,跟其他农业系统一样,都具备很强的社会属性。以我国为例,截至2022年年底,茶园面积339.27万公顷,产量318.10万吨,这背后支撑了茶行业8 000万从业人员的就业,更是满足了人们喝茶品茶的美好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饮食健康、安全、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种植的理念被越来越重视,广东省的生态茶园建设也是在此背景下开始推广的。

但是在生态茶园建设推广过程中,有许多茶叶经营者对“生态”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也有部分茶企为了追求广告效应和经济效益,片面化地曲解了生态茶园的内涵。生态茶园的概念被过度商业化宣传,而忽略了其实质、内涵,导致乱象丛生,这非常不利于茶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本书旨在总结团队近20年来在生态茶园建设方面的核心理念,讨论支撑广东生态茶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归纳系列实用技术模式,包括茶园生态规划与建园、幼苗种植、树冠培育、病虫害生态防控、生态控草、土壤健康管理与水土保持等技术。期望通过本书的宣传推广,让茶叶科研、技术推广,以及一线从业技术人员能从原理上理解茶园生态系统构建的理念,根据各自茶园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相关技术模式,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自身条件,开发符合生态要求的实用技术。

生态茶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农学、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畜牧学,以及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复杂多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和完善。由于作者水平和研究程度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年2月于广州 EK6eOc0+3Ic5i/T0xV2LFb0WlG50skAzl2UQ5KDviW0x85IQwg/WTyfg8oC0U4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