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又称水稻云纹病,与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构成水稻三大病害。水稻纹枯病是真菌性病害,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普遍,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为害,以分蘖盛期、抽穗期发病为盛。
水稻纹枯病一般表现为叶鞘染病,染病时在近水面处有暗绿色水渍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慢慢扩大成椭圆形或云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图1-5、图1-6)。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形成深褐色菌核;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图1-5 水稻纹枯病田间症状
图1-6 水稻纹枯病叶鞘云状病斑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植保防控方针,抓住初发病期关键环节,及时做好施药预防保护措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和危害。
(1)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合理布局。
(2)水稻纹枯病为土传病害,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轻重有关,须及时清除田间病草、病谷,减少水稻纹枯病菌越冬场所。
(3)加强栽培和水肥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施肥,管理上忌偏施、迟施过量氮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水分管理上做到“前浅、中晒、后湿润”,湿润灌溉和适合晒田,降低田间相对湿度。
(1)防治指标:水稻分蘖期病丛率达5%或者拔节孕穗期病丛率达10%~15%的田块需及时用药防治。
(2)防治药剂:每亩选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15~20mL、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20mL、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45~60g或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4mL对水45kg喷雾。
(3)注意事项:药液要足,最好在晴天傍晚施药,遇雨要及时补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