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稻瘟病

稻瘟病,真菌性病害,是水稻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和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图1-1)、茎秆、穗部,根据为害部位不同,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图1-1 稻瘟病病斑中央灰白色

【为害症状】

急性型:发病部位呈暗绿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正反两面都能产生大量灰色霉层(图1-2)。

慢性型:叶片呈梭形病斑,外缘淡黄色晕圈,病斑中间灰白色,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有褐色长条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有灰白色霉层(图1-3)。

图1-2 急性型病斑,初期绿色水渍状,后期坏死

图1-3 慢性型病斑,叶脉有坏死线

穗颈瘟:主要发生在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初期呈水渍状病斑,发病早的会导致白穗(图1-4)。

图1-4 穗颈瘟

【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合理布局,实行多资源品种分布。

(2)历史病区及时清除田间病草、病谷,减少稻瘟病菌越冬场所。

(3)加强栽培和水肥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施肥。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会导致水稻植株疯长,植株间通风不良,利于病菌侵入繁殖。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灌溉,适时晒田。

【化学防治】

(1)防治要点:及时喷药,抑制发病中心,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在破口前7天左右、齐穗期各喷药一次。

(2)防治药剂:每亩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g、40%稻瘟灵乳油100~120mL、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4mL、2%春雷霉素水剂80~100mL、25%嘧菌酯悬浮剂30mL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g对水45kg喷雾。

(3)注意事项:药液要足,最好在晴天傍晚施药,遇雨要及时补施。 Am7QD+y1/M6pitb+8i2+ei5lp+IMmXjDPcHX12I3sgnGH3KF6EGu9ToXRTteUI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