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地火烧,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水稻发病后,会引起叶片干枯,降低结实率,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的减产25%以上。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形成暗绿色短线斑,后变为短条状,沿叶缘两侧或者中脉向下或向上延伸成灰白条斑状,病斑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有波浪纹(图1-13、图1-14)。
图1-13 水稻白叶枯病为害状
图1-14 叶缘两侧向下或向上延伸成灰白条斑状
细菌性病害,气温在25~30℃最易发病。台风、暴雨或者洪涝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引起暴发。
(1)选用抗病品种,不从病区引种,培育无病秧苗。
(2)加强水肥管理,避免深灌、串灌、漫灌,早施追肥,避免偏施氮肥。
历史发病区域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若田间发现该病害出现立即用药防治,每亩用20%噻唑锌悬浮剂120g、20%噻菌铜悬浮剂90g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40~50g对水45kg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