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圆可以煎,也可以煮汤。每年秋收后,梅塘村人会以泥鳅作馅或与灰水糕一起煮制成当地的特色小吃。泥鳅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常用于制作各种药膳。
客家人每逢时令佳节就有做“糍”的习俗。糍是米制品,种类很多,有煮汤糍、艾糍、鸡蛋糍、黑米糍、韭菜糍等。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的糍。糍味种种,各具风格,单单一个“糍”字,饱含了客家人的乡音、乡情、乡味。
在犁市镇梅塘村有一种半月形大角仔,叫作泥鳅圆,是用糯米制作的,馅料是用炸好的泥鳅和炒熟的萝卜、冬菇、猪肉、虾米等拌匀制作,非常鲜香。泥鳅圆可煮可煎,若用鸡汤浸煮,则口感柔韧,汤汁香浓,滚烫且鲜味四溢;若是煎制的,馅料里的肉汁则香浓醇厚。
1糯米粉中加入开水和灰水(杨桐树灰调制),并用筷子搅拌,揉成光滑不粘手的粉团。
2将粉团搓成长条,分成一个个小粉团,待用。
3洗净泥鳅,放入盆中,加入料酒、姜葱、生抽、蚝油、五香粉搅拌腌制,然后炸至酥脆,待用。
4猪肉切碎,萝卜、冬菇切丝,虾米泡软。
5镬里放油,除泥鳅外全部食材炒香调味,加入炸好的泥鳅“合二为一”,拌好馅料。
6压扁小粉团,压成圆形薄饼皮,包入馅料,用拇指和食指沿皮缝将饼皮捏合。
7在镬中烧水至水开,放入汤糍,用慢火煮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