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记忆中的韶州风味小吃

小吃,是指正餐之外的辅助性食品,经过漫长岁月的传承与发展,风味小吃已成为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韶州小吃受客家、疍家、广府等人群迁居的影响,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味,以不同节气的民间风俗及习惯来制作小吃,代表着一方的风土人情,蕴含着“农耕祥福”之意。

通过梳理韶州风味小吃,我们发现流传数百年的小吃,俨然是岭南先祖开疆拓土、缔造文明的鲜活标本。这里面有战乱与饥荒的记忆,有迁徙的轨迹,有药食同源的发明,有“耕读传家”的遗传密码,有开路通衢、守护和平的功绩。

每到农历秋分,当地村民把早稻米磨成浆,用蒸的方式,一层米浆蒸熟后再铺一层米浆,重复九层,最后撒上馅料,取名“乐昌九层糕”,寓意长长久久,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南宋胡妃遭陷害出宫为尼,被搭救后迁入珠玑巷,为感恩百姓善待,把制作宫廷小吃的手艺传授给当地百姓,香辣脆酥的“珠玑贵妃酥”就是流传下来的宫廷小吃之一,也成为南雄地道的名小吃;长江白糖饼,有上百年历史,是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仁化长江镇的传统客家小吃,也是走亲访友送礼的佳品,因其口感独特、香甜而远近闻名,是韶关著名的特色小吃。始兴宰相粉,则是为了纪念张九龄,他开通了有“古代的京广线”之称的大庾岭梅关古道,让这里成为南来北往的通衢大道;自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在岭南地区很难做出面食,因而传承中原饮食技法并与当地物产融合,用米浆代替面粉,创造出不同于水饺的风味小吃——周陂米饺,经过时代演变和制作改良,现已成为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小吃;新丰艾糍,通体碧绿,以口感软绵细腻而闻名,当地有“客家人吃了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的说法,由手法娴熟的村妇们代代相传,今日艾糍制作场景已成为农村独特美食景观;“烟熏腊肉”可谓是瑶乡美食上品,也最能代表“过山瑶”的饮食民风,以竹叶包裹烟熏腊肉制作的瑶胞烟肉粽,算得上是当地最方便携带的食物,又是体现独属瑶乡风味的待客佳品。

一道道韶州小吃,都是客家粤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韶关自古就是岭南商贸重镇,食风炽烈。韶州小吃融汇南北,汇集多样风味,形成了“客家韶品·博采众长”的独特饮食文化。

本书筛选出 80 道韶州风味小吃,涉及历史掌故、民间传说、地域食材、节庆风俗、制作工艺及相关知识拓展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韶州小吃的基本风貌。

《韶州风味小吃》是传承粤菜文化的又一成果体现,以古法技艺融合现代创新理论和实践,让社会大众从小吃中得到启迪,了解更多粤菜灿烂饮食文化,追溯美食之源,共同构建新时代粤菜文化体系,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一步扩大“粤菜师傅”传播力,让韶州地道风味小吃吸引更多人群,助力韶关经济社会发展。 fUvkvVeDqZeTUyaIrp+8yRNAA/T5v412GvZOmLAW8XON5k2OMLC4EHbwFNPJNA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