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小儿推拿学概述

一、小儿推拿的定义

小儿推拿学是中医儿科学和推拿学相结合的产物。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以防治儿科疾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中医外治疗法。

二、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

小儿推拿不用药物,是以手法施于小儿,刺激相应穴位和经络,调节经气、阴阳、精气神;通过激活与调动小儿机体,由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从而达到脏腑组织间新的平衡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三、小儿推拿的对象

传统小儿推拿主要适用于0~6岁小儿。

四、小儿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小儿推拿兼有治疗和保健双重功效,可用于肺、脾、肝、心、胃五大系统的疾病及五官、伤科和现代综合病症等的治疗,也用于小儿保健和小儿体质的调节。

禁忌证:推拿手法本身轻快柔和,理论上基本没有禁忌证。但由于小儿推拿是直接用手在小儿一定部位操作,所以有局部出血(或有出血倾向)、局部感染、皮肤破损和急性伤筋等症状一般不宜在患处进行推拿。许多危急重症,如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高热、哮喘发作期、昏厥、休克、骨折等,虽然并非小儿推拿禁忌证,但恐延误病情,耽误救治时机,也不宜单独进行小儿推拿。

五、小儿推拿的操作程序

一般遵循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的操作程序。也有从上肢开始,或根据病情先做重点部位。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习惯大多为男孩推左手,女孩推右手,现代小儿推拿习惯只推左手。一些上肢穴位的操作手法如调五经(脏)、掐四横纹、揉板门、揉小天心等可同时操作左右手。胸腹、腰背和下肢则同时取左右侧穴位操作。

六、小儿推拿的操作时间与疗程

每次操作时间大约20分钟。时间太短达不到阈上刺激,时间太长恐小儿哭闹。急性病可每日操作1~2次,1~3日为1个疗程;慢性病每日操作1次,或每周2~3次,以周或月为疗程单位。

七、小儿推拿选择的介质

介质的作用首先是保护皮肤、避免损伤,其次是增强疗效。保护皮肤多用油脂类(芝麻油、猪油、凡士林)、粉末类(滑石粉、爽身粉、痱子粉),增强疗效多用各种汁类(生姜汁、葱白汁、蒜汁、鸡蛋清)、水剂(凉水、薄荷水)和白酒等。

知识链接

生姜汁:取鲜生姜适量切碎、捣烂,取汁应用;可用于风寒感冒,或胃寒呕吐及腹痛、腹泻等。

葱白汁:取葱白适量切碎、捣烂,取汁应用;可用于风寒感冒。

鸡蛋清:将生鸡蛋打一小洞,然后倒置,取渗出来的蛋清应用;用于消化不良,热性病,或久病后期烦躁失眠,手足心热等病症。

薄荷水:取鲜薄荷叶或干薄荷叶(鲜者最好)浸泡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存放8小时后去渣取液应用;可用于风热感冒或风热上犯所致的头痛、目赤、咽痛等,或痘疹初期隐隐不透,或麻疹将出之际。

芝麻油:即食用麻油;可适用于小儿身体各部位推拿,具有润滑、除燥作用,也可在使用刮法时,用刮痧板(或汤勺、铜钱等)的光滑边缘蘸油,刮至皮下出现瘀血。

八、小儿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手法和穴位是小儿推拿的核心。手法本身是一门技(艺)术,是操作者手的姿势、动力学和美学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学好用好小儿推拿的前提。小儿推拿特定穴位有别于传统腧穴,它有固定名称、部位、操作方法、功效和临床应用。

九、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为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1.轻快

“轻”指手法的力度,“快”指手法的频率。小儿肌肤柔弱,脏腑娇嫩,不耐重力,用力必须轻;因为用力轻,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有效刺激,就必须快,轻快由小儿体质状态和推拿特性所决定。小儿推拿手法普遍较成人手法力度轻,频率快。成人推拿要求蓄力于掌、指、肘等部位,甚至借助体重,频率多为120次/分左右;小儿推拿更多强调手法轻而不浮,频率多在200次/分左右。轻手法虽然刺激弱,但频率快,连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穴,量的积累最终产生质变,从而实现阈上刺激,发挥治疗作用。手法轻快也是医疗安全的要求。

2.柔和

本义为性质软和,为安抚而使之和乐。柔和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这种状态和境界寓于各种手法之中,只有当熟练掌握了某种手法并长期运用之后才会在不自觉间流露出来。柔和与力度较轻有关,但柔和不等于轻手法,重手法同样可以柔和,柔和的反义词是蛮力,不是刚强。小儿最喜柔和,手法柔和是小儿推拿得以进行的基本保证,是在反复演练、理解、感悟及长期训练中逐步获得的。

3.平稳

其一,指单一手法操作时,力度、频率、幅度基本保持一致;其二,指手法和手法之间转换不能太突然。机体的反应性常随刺激形式和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平稳是保证某种刺激尽快达到并恒定在某一阈值水平的基本要求。传统小儿推拿常常运用揉“3”按(点、掐)“1”、振按法、捏脊法等,以及不同形式的手法及力度的固定组合,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形成较为复杂的定式,它们比单一手法刺激机体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但整体上仍然是平稳的。

4.着实

“着”为吸附,“实”即实在,着实才能有效激活经络与穴位。其具体要求为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手法是否着实,可以根据推拿时局部皮肤温度、皮肤柔软度、皮肤色泽及指下感觉等进行综合判断。

十、小儿推拿手法的刺激量

小儿推拿的刺激量由多种因素决定,如力度、频率和时间等,还与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疾病本身的特征等有关。传统小儿推拿缺少关于刺激量的准确表达,目前关于小儿推拿的刺激量一是用次数描述,二是用时间描述。本书根据目前临床实际情况,采用以时间为主的描述方法。这是因为在操作频率相对一致的情况下,以时间描述显得方便与准确,如“3~5分钟”是指操作时间在3分钟到5分钟;对于某一穴位采用单一手法操作,记载为“次”;对某几个穴位或多个部位的多种手法操作记载为“遍”,如“掐揉耳背高骨50~60遍”指每揉3次掐1次为1遍,要求操作50~60遍,又如“捏脊3~20遍”指从龟尾向上捏至大椎为1遍,一般推拿捏3遍以上,而各流派大多捏脊20遍,于是确定为3~20遍。

十一、小儿推拿的作用及优势

小儿推拿是一种绿色疗法,是不吃药也能给孩子治疗的智慧,是不打针也能缓解小儿病痛的技巧。

小儿推拿的作用: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小儿推拿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小儿推拿操作较简单、用力较轻柔,相较于成人按摩更容易学习和掌握;小儿推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比如哺乳时可以按摩一下囟门、涌泉,抱宝宝坐车时可以补一下脾经、肾经,宝宝发热在医院看病等待时有空可以操作一下“水底捞明月”等。

(2)见效快、疗效高。小儿推拿在多种情况下应用可以很快改善症状,如鼻塞时操作“黄蜂入洞”、按揉迎香穴、擦鼻旁等可以较快地改善鼻塞症状,抽搐时掐人中等穴可以很快地停止抽搐,腹痛时进行拿肚角等操作可以较快地缓解腹痛等。

(3)没有毒性及不良反应,安全稳妥、不易反弹。小儿推拿只是应用手法,没有应用药物,不存在毒性、不良反应及耐药,所以安全稳妥、不易反弹。

(4)可以缩短病程、减少用药时间,利于疾病康复。小儿患病在应用药物等其他方法治疗时,如果辅以小儿推拿可以减少用药的量或时间,身体恢复较快。

(5)治病去根、不易复发。长期应用小儿推拿可增强小儿体质,很好地预防疾病发生。

(6)小儿没有痛苦、易于接受。

(7)预防保健、适用于家庭。

十二、如何学习及应用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内容繁多,初学者可能有不知从何入手的感觉,以至于学习起来效果不佳。本教材主要针对非医学专业的群体,如新手妈妈、母婴护理人员等,旨在日常为孩子保健之用,以实用为主,主要学习实操知识,所以要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技巧,这样可以较快地入门,等入门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再不断地扩展学习,掌握更多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就像学习驾驶一样,首要目的是先学会开车,随着驾驶经验的积累,如果有兴趣,便可以继续学习掌握一些汽车保养、维修等相关知识,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汽车通”。

那初学者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呢?

前面讲到手法和穴位是小儿推拿的核心,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普通群体注重的是实用,所以主要围绕这两方面着手。第一要学习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这是进行小儿推拿操作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有的操作治疗无外乎就是基本手法应用在不同部位或穴位上,比如“运水入土”(复式手法)是运法作用于肾经和脾经,“开天门”(头面部常用穴位及操作)是直推法应用在天门穴上,“捏挤板门”(上肢部常用穴位及操作)是捏挤法应用在板门穴上等,每一样操作都离不开基本手法,所以16个基本手法每一个都要熟练掌握。第二是学习常用的复式手法。复式手法为小儿推拿特有的手法,有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因篇幅的关系,本教材只提供了第四章处方里所需要的复式手法,其他未提供到的复式手法可以在入门后进行自学。第三是学习各部位常用特定穴位及操作。小儿推拿特定穴是指具有固定名称、穴区、操作方法和主治功用的特殊穴位,有其不同于传统腧穴的特点。小儿推拿要想实现保健和治疗作用,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以手法完成的,所以特定穴位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本教材只提供了第四章处方里所需要的穴位,其他的穴位可以根据以后需要防治的疾病再进行扩展学习。第四是学习常见病的治疗基本处方和常用的保健处方。小儿推拿处方是根据疾病的病机、病因、病位、病性、病理趋势(升降)等订制的一组相关穴位操作,是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本教材主要面向非医学专业的普通人群,所以只提供了常见病的治疗基本处方和常用的保健处方,对于疾病辨证加减穴位以及未提供到的处方可以在掌握本教材的内容后举一反三轻松地扩展自学。

如何学习小儿推拿

学习了小儿推拿后如何应用这门技术呢?

前面在小儿推拿的优势里提到小儿推拿方便易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所以按照上面学习的次序可以很灵活地进行实际应用。如可以经常进行基本手法里的捏法,即捏脊,每天只为宝宝捏脊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健脑益智的作用;宝宝发热或鼻塞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复式手法里的“水底捞明月”或“黄蜂入洞”操作以改善症状;在和宝宝接触时随时可以进行各部位常用穴位的推拿操作如囟门推拿法、补脾经、摩涌泉等;当然,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进行完整的治疗和保健处方操作以达到更好的治疗及保健作用。总之,可以根据各种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灵活地应用小儿推拿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

如何应用小儿推拿 rqe/RwFrD4aD9aX19O1vvrheD8KYRi3z6B4q0RtxRCY79PtQ8Le0PZCwIa+tQL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