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认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2020年的全球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疗效不断提高,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患乳腺癌的女性不断增多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个事实带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的产生是多种不良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相关。从遗传的角度来说,乳腺癌1号基因及2号基因(BRCA1/2基因)突变是遗传性乳腺癌比较明确的原因,对于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可以采用预防性乳房切除等方法预防乳腺癌。但与此相关的乳腺癌人群不到5%,而超过95%的乳腺癌患者并没有相对集中的基因突变位点,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从基因的角度去预防就无从下手了。从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入手就更复杂了,我们处在一个比我们的祖先生活环境复杂得多的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会造成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还有食品安全问题、情绪问题、药品(避孕药等)影响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导致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因素,该如何解决尚没有答案。
对于一位普通女性来说,改变空气、水、食品、环境等是不切实际的,大家更应关注的是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乳腺癌的发生,延年益寿;而对于医生来说,预防乳腺癌如何找抓手也一直是大家所困惑的,中医药对此的很多手段是可以借鉴的。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乳腺癌——“若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并提出了治法——“当上灸百壮,石子当碎出,不出者,可益壮”,这是关于乳腺癌最早的中医文献记载,虽然没有提出预防方法,但说明中医在1 7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防治乳腺癌的探索。后世的历代医家对乳腺癌的防治努力一直没有停歇,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乳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热自歇,是足阳明之脉,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乳石痈。”这段文字描述了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同时指出其病因为“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南宋医家陈自明在其所著《妇人大全良方》中首次提出了“乳岩”的病名:“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巉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同时提出乳岩的病因病机乃“肝脾郁怒,气血亏损”。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中明确指出了乳腺癌(乳岩)的病因病机、治法、预后及调护方法,并详细描述了乳岩的临床表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疼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如此症知觉若早,只可清肝解郁汤或益气养荣汤,患者再加清心静养、无挂无碍,服药调理只可苟延岁月……”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非常详尽地了解到乳腺癌从初期发展到各个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初如豆大,渐若棋子……不疼不痒,渐渐而大……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乳腺癌的自然病程——“二载三载”,乳腺癌的预后——“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乳腺癌的治疗方剂——“清肝解郁汤或益气养荣汤”,乳腺癌的调护方法——“清心静养、无挂无碍”。清代王维德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提出了关于乳岩病因病机的不同观点,他认为乳岩属“阴疽”范畴,其病机为“阴寒之证,气血寒而血凝”,故治疗上“非阳和通腠理何能解其寒凝”“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创立了阳和汤、犀黄丸、小金丸等药方,疗效大幅度提高,达到“十全三四”。
综上,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冲任失调、经气虚弱感受外邪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志失调及正虚毒炽这两方面,以上历代医家的论述也充分体现了这种观点。因此,预防乳腺癌也要从这些因素入手。
不良的情志因素是导致乳腺癌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也支持这一观点,不良情绪既可导致乳腺癌,同时也是乳腺癌预后差的重要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的情志变化可以概括为“五志”,即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悲、肾志恐,五脏的功能正常与否,可直接影响喜、怒、思、悲、恐的情志活动变化,而喜、怒、思、悲、恐的变化也可影响相应的脏腑功能活动。乳腺癌患者往往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导致以肝、脾为主的脏腑功能受损,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痰瘀毒形成并阻塞于乳络就成为乳腺癌。因此,情绪的调整是预防乳腺癌的重点。同时情绪问题不但可以导致乳腺癌等乳房疾病,也会导致胃肠道、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的多种疾病,这与中医的整体观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调情志是女性预防乳腺癌及保持健康状态的主要途径。如何改善情志,保持身心健康,中医的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采用辨证论治,以从肝论治为主,结合脏腑经络辨证,代表方是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非药物疗法的手段非常多,包括音乐疗法、气功导引、针灸按摩等,历代医家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供借鉴。
从乳腺癌的发病来看,它是一个包括情绪异常等多种不良因素长期作用于机体的结果,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的发病路径为:乳腺单纯增生→囊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从乳腺单纯增生发展到乳腺癌可能会经历数年到数十年不等,其中乳腺增生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乳房疼痛等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出现这些症状表明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所谓“不通则痛”,因此需要调脏腑、和气血,以缓解乳痛等乳腺增生病的症状,通过对乳腺单纯增生及乳腺囊性增生阶段的干预来达到预防乳腺癌“治未病”的目的。因此,防治乳腺增生病是防治乳腺癌的另一个重点。关于乳腺增生病如何防治等内容,在下文中将会详细介绍。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曰:“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这段文字为后人指出了养生健康长寿之道——“处天地之和”“无恚嗔之心”“外不劳形于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中医对于乳腺癌的预防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