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来重视师承授受。要当一名好医生,除了自己刻苦学习外,还要有名师指点。我的一生中得到过不少好老师的指导,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位。
第一位恩师是河南名医、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赵清理教授。
1982年,为了迎接大学毕业,我们河南中医学院78级7班给母校的毕业献礼是要编一本《中医之最》,就是把中医发展史上的多个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整理出来,汇编成书,我被推选为《中医之最》编辑组组长。由于编书的需要,我有幸结识了编辑组顾问、河南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赵清理教授。赵教授不仅是教学大师,更是临床大师,我利用临床实习的机会,只要赵教授出门诊,我就去跟诊,学习赵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赵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缜密的临床思维,灵活的用药方法,让未出茅庐的我印象深刻。记得毕业时,赵教授告诉我:“你要毕业了,我送你一句话:学医的目的是要会看病,将来能救世济民,要当就要当个好医生,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赵教授的谆谆教导给了我做个好医生的信心和方法,对我后来坚定不移走临床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第二位恩师是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
1985年,我考取广州中医学院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拜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为导师,从此与广州结缘,与邓铁涛教授结缘。作为邓老亲自指导的心血管专业的首届临床研究生,邓老对我非常关心,曾风趣地跟我说,五百年前我也是南阳人,我们还是老乡呢。每次到邓老家,师母都给我拿很多好吃的东西。每次邓老出差,都是我去机场送行。邓老经常教导我,要做一个好医生,必须打好两个功底,一是要打好中文功底,二是要打好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所以,来到广州,邓老首先要求我要认真研读中医四大经典,要多看《古文观止》,最好会背一些文章。邓老还送给我他出版的新作《学说探讨与临证》。我最早就是从这本书里面了解邓老治疗心血管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读研3年,我坚持每周3次跟邓老出门诊,抄方,学习邓老的临床经验。当时正值国内有人尝试应用计算机开发名老中医电脑软件,邓老让我选做的课题是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发“名老中医邓铁涛冠心病诊疗系统”,课题研究需要我跟诊抄方,掌握邓老治疗冠心病的第一手资料,需要大量而且详细收集记录邓老的每一个病历与处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邓老治疗冠心病的辨证分型及处方用药规律,最后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独立完成应用BASIC语言编程的“邓铁涛胸痹病电子诊疗系统”软件。经过3年跟诊,我研制成功“名老中医邓铁涛冠心病诊疗系统”,最后经与邓老背对背验证,与邓老本人开出的冠心病处方符合率高达90%以上。1988年7月,我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1988年至1990年,广东省中医专科学校校友会和广州市计算机研究所合作,整理中医大家邓铁涛、温病学家刘仕昌、儿科学家黎炳南等五位岭南名医的临床资料,开发“广东省名老中医诊疗系统”系列软件,我负责五位专家诊疗系统软件的临床资料整理编程设计及邓老高血压病的临床资料整理工作。我从1988年至1990年用了2年时间,再次跟导师邓铁涛出专家门诊,专门收集邓老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处方,研究其辨证论治规律和处方用药规律,最终于1990年秋完成专家系统软件的研发工作,并通过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2次共5年的跟师临床经历,以及邓老的不吝赐教,使我在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规律方面,尽得邓老真传。后期我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邓铁涛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整理研究”,并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二等奖。完整准确地传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我后来的学术思想形成、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中医理论创新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依据邓老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的学术思想,创立了高血压中医脉胀理论,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论脉胀与高血压》《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等专著,都是邓老亲自为我题写书名,并专门写了“为中医事业而努力奋斗”的题词来鼓励我不断努力。30多年来,每年的教师节和春节,我都会带领我的弟子们去看望邓老,邓老总是不失时机地告诉我什么病用什么药最有效。直到2019年1月,邓老离开我们,为感谢邓老对我的精心教导,在邓老的追思会上,我带领众弟子流泪宣读了我亲自撰写的追思词以表沉痛哀悼和纪念。
岁在一九,一月十日,大地阴沉,万物悲戚。吾之恩师,中医泰斗,国医邓老,驾鹤西归。惊闻噩耗,潸然泪垂。强忍悲痛,追思既往,音容在耳,笑貌依依。三十年前,南下学医,投师门下,荣幸之极。每次出诊,必然跟随,抄方三秋,积方荟萃。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发蒙解惑,教吾绝技。学术思想,无私相授,赠以著作,期吾努力。恩师大德,吾之楷模,恩师教诲,终身受益。痛失恩师,悲怆天地,再有疑难,让我问谁?追思邓老,牢记教诲,仁心仁术,精诚大医。继承遗志,传承弘扬,恩师精神,吾辈号旗。邓门弟子,前赴后继,中医大业,再创煌辉。
您的弟子王清海率众弟子向恩师叩首,愿恩师一路走好!
2019年1月12日
第三位恩师是全国首届国医大师、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教授。
2004年,本人有幸通过全国统一遴选,参加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006年,我专程到咸阳拜国医大师张学文为师,并跟诊抄方,拜读张老的临床专著,学习张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发现张老非常重视患者的情志问题,对我的启发很大。中医历来重视情志致病,我却没有引起重视。在张老重情志致病的学术思想影响下,结合心血管疾病的双心理念,我创建了一个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经验方,并在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为医疗机构制剂,临床应用近20年,效果非常满意。尽管跟师张老时间不长,但张老高超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和重情志的学术思想,拓宽了我的临床视野,丰富了我的临床思维,提高了我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