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医学也逐渐从口口相传的实践经验上升至凝炼的理论学说。这一历程凝聚了历代医家的心血并诞生出中医理论思想的结晶和良方妙药。
现代中医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两者从来不矛盾。对历代医家的医学论著及宝贵经验,除了需要整理总结,更需要理论升华。因此,中医药现代化及发展壮大离不开新一代中医人的传承。
近年来,国家从各个层面去挖掘支持中医师承方式,通过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模式,采用师带徒方式,来更好地继承上一代的经验。这种模式并不限于只是机械模仿和照搬理论,而是让学习者跟诊学习记录病案,挖掘理论,继承上一代的理论临床经验,并结合各家经验及自身特点,进行发扬创新。
《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家研究实践、注解,并不断创新。在新时代中医药大众的背景下,除了经方的应用,更有符合新时代新中医的应用。
王清海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一批),第一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学术带头人,第四、第五、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续指导老师。王老出生于河南唐河,从小耳濡目染当地名医治病,立志悬壶济世,于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河南中医学院,学成毕业后于1983年7月就职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他坚持临床与教学互长,在河南名老中医赵清理教授指导下,救世济民,踏实行医,并于1985年跟随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习,成为其首届心血管专业临床硕士研究生,继承发扬邓老治疗冠心病的思路、经验、方法和辨证用药规律。2004年参加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拜师国医大师张学文,并跟诊抄方,拜读张老的临床专著,结合心血管疾病的双心理念,从住院医师,逐步上升到科主任、大科主任、业务副院长,一手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发展建设发挥积极重要作用。期间也培养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后、学术继承人、规培医生超过50名,学生多名。王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岭南心血管病温通学派,高血压脉胀学说,创立补心泻肺法治疗心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研制的通阳宽胸颗粒、复方芪麻胶囊、加味参附颗粒、平肝胶囊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疗效显著。退休后继续悬壶济世,每每临证,则从容自若,药到病除,其高超的医疗技术享誉海内外。
王清海教授具有高度的中医学术思想,认真治学,态度严谨,对岭南医学温通流派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及传承,将其学术思想运用于现代医学,对解决人民群众的痛苦及协助中医心血管医学发展提高专科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主要由王清海教授第六批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李敏、黄培红通过三年跟师学习,总结王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而得。王老学生众多,本书总结仅为王老经验的一部分,仍需各位同行继续挖掘。
李敏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