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部分/针叶、花粉、松节、松香
别名│ 青松、松树、山松、松柏。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4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针叶二针一束,稀三针一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褐色或紫褐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栗褐色,陆续脱落;鳞盾菱形,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花期4-5月,球果翌年10-12月成熟。
分布及生境│ 分布于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越南也有。喜光、深根性树种,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能生于干旱、瘠薄的红壤、石砾土及沙质土,或岩石缝中。
功用│ 松针:苦,温;松花粉:甘,温;松节:苦,温;松香:甘,温。祛风通络,益脾安神,止血生肌。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风湿骨痛等。外用于烧烫伤,外伤出血,痈疽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