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每次完成一件作品时,都很干脆地结束,偶尔才会加上一点说明,例如他曾经用粉彩画了一棵大树,树干的线条有一边深深凹进去,形成一个大大的三角形缺口(图5)。他对我说:“这棵树正在被砍,它已经快倒了!”说完立刻跑开去玩别的东西。
另一次我教他用圆木框、羽毛和线等材料做了一个“捕梦网”,这是源自印第安人的传说,它会将噩梦捕捉在网上,因此将捕梦网挂在床头,可以保护小孩不受噩梦的惊吓。
小杰认真听懂我的说明之后,细心地完成了一个捕梦网。不过,他看起来似乎意犹未尽,又跑去找了一块大石头,压在整个捕梦网上,才转过身来,看着我说:“这就是我的捕梦网!”
小杰的母亲去世之后,我们曾将他母亲的那只手印翻模,做了一只石膏手,并且将它固定在画框里,让小杰带回家,挂在他房间的墙上。
过了一段时间,小杰告诉我:“我每天晚上都偷偷地跟妈咪的手说话。”
我答:“很好啊!”
“可是……”小杰委屈地说,“妈咪每天都说不!”
“怎么会呢?”
“会!她的手都在说:‘不!’”
“真的吗?那你下次带来给我看看。”
下次见面时,小杰把母亲的石膏手带来,我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的手五指并拢竖立着,手心向外,看起来果然像在传递一个“不”的信息。
一个六岁的孩子在视觉上竟然如此敏感,真让我惊讶得无言以对!
于是,我又帮小杰做了一只他自己的石膏手,小小弯弯的,粘在妈妈向外竖立的手心里,好像一只小手依偎在大手的怀抱中。完成之后,小杰很满意地笑了。
下次见面,他告诉我,现在妈咪都会对他说:“你好乖!”
就这样,随着一次次创作的完成,小杰一步步朝复原的路走去。
一直以来都不曾表达自己任何情感的小杰,却出人意料地在最后一天破了例。那天在道别与祝福之后,我送他到医院大门,目送着小杰牵着舅舅的手向外走去,突然他回过头来向我挥手,并且大喊:“Su!I love you!(素贞!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