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耳部检查

(一)外耳检查

1.检查方法:患者受检耳朝向检查者正面,检查者相对而坐;先检查健侧后检查患侧。

2.检查内容:观察耳廓的大小、位置,检查耳廓有无畸形、红肿及两侧是否对称;检查乳突部及耳周皮肤有无肿胀、触痛和压痛;检查耳周围淋巴结(包括耳前、耳后、耳下淋巴结)有无肿大、压痛。

(二)外耳道及鼓膜检查

1.检查方法:患者受检耳朝向检查者正面,检查者相对而坐;先检查健侧后检查患侧;调节额镜,使额镜的反光焦点投照于患者外耳道口。应用单手或双手配合将耳廓向后、上、外方轻轻牵拉,使外耳道变直,同时可用示指将耳屏向前推压,使外耳道口扩大,以便看清外耳道及鼓膜(图2-7、图2-8)。为婴幼儿检查时,向下牵拉耳廓,可使外耳道变直。

图2-7 单手进行耳部检查

图2-8 双手进行耳部检查

2.检查内容:牵拉耳廓,检查是否有牵拉痛;检查外耳道是否有充血、红肿、结痂、疖肿或者触痛,是否有耵聍、异物、分泌物等(若有黑污状或黄白色点片状,或真菌丝状分泌物,应拭净或冲洗干净后再进一步检查);检查鼓膜结构是否完整,光锥是否存在,鼓膜色泽如何,是否有充血、内陷、萎缩斑或钙化斑(鼓膜有穿孔时,应检查穿孔部位、大小,检查听骨链、鼓室内情况)。操作中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长时间牵拉患者耳廓。

3.耳内镜检查:详见本章“六、内镜检查”。

(三)音叉检查

常用音叉包括5个频率,即C128、C256、C512、C1024、C2048(图2-9)。

1.检查方法:音叉试验应在静室内进行。嘱患者脱掉帽子、眼镜、口罩、发箍等饰物。检查者选取C256或C512音叉,手持叉柄,用叉臂轻轻敲击另一手的鱼际或肘关节,敲击力量应一致,不可用力过猛或敲击硬物,以免产生泛音。检查气导听力时,将振动的叉臂置于患者外耳道口外1cm处,叉臂上1/3的平面应与外耳道口在同一水平;检查骨导听力时,将叉柄末端压置于患者乳突部鼓窦区。

图2-9 不同频率的音叉

2.林纳试验(Rinne test,RT)(又称气骨导对比试验):

(1)试验方法:比较同侧耳气导听力和骨导听力。先检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先测试骨导听力,当一侧骨导声音结束后,立即测同侧气导听力。

(2)试验结果判读:在测试气导听力时,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气导(air conduction,AC)听力时间比骨导(bone conduction,BC)听力时间长(AC>BC),林纳试验阳性[RT(+)];反之,若骨导听力时间比气导听力时间长(BC>AC),则林纳试验阴性[RT(-)]。

3.韦伯试验(Weber test,WT)(又称骨导偏向试验):

(1)试验方法: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将振动的音叉叉柄末端置于患者前额或头顶正中,让患者比较哪一侧听到的声音较响。

(2)试验结果判读:①若两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损害性质、程度相同,则感觉声音在正中,为骨导无偏向,用“=”表示;②当传导性聋时,患耳气导听力有障碍,以致患耳骨导听力较健耳强,声音偏向患耳,用“→”或“←”表示偏向侧;③当感音神经性聋时,健耳听到的声音较强,声音偏向健耳,用“→”或“←”表示偏向侧。

4.施瓦巴赫试验(Schwabach test,ST)(又称骨导对比试验):

(1)试验方法:比较正常人(一般是检查者本人)与患者的骨导听力。先检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将振动的音叉叉柄末端交替置于患者和正常人的乳突部鼓窦区。

(2)试验结果判读:①若两者听力时间相等,则为正常;②若患者骨导听力时间较正常人延长,即为施瓦巴赫试验阳性[ST(+)],考虑传导性聋;③若较正常人缩短,则为施瓦巴赫试验阴性[ST(-)],考虑感音神经性聋。

5.盖莱试验(Gelle test,GT)(又称镫骨活动试验):

(1)试验方法:将振动的音叉叉柄末端置于患者乳突部鼓窦区,用鼓气耳镜交替向外耳道加压和减压,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声音强弱的变化。此法为检查镫骨有无固定的试验法。

(2)试验结果判读:①若声音强弱波动(加压时骨导听力顿觉减弱,减压时恢复),即为盖莱试验阳性[GT(+)],表明镫骨活动正常;②若加压、减压时声音无变化,则为阴性[GT(-)],此为镫骨底板固定征象。

6.结果判断:3种试验方法的音叉检查结果比较见表2-1。

表2-1 音叉检查结果比较 MJseSETBqMXMdRe4q/NHvdu0yNrIqkZyaF9elPMH4B0fngczYEbmzfbFc94P4Y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