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特征 │菌盖宽2.6~6厘米,干,淡灰黑色,平展至不规则形,表面密被极小的、类似毛毡的绒毛和一簇小鳞片,鳞片专门聚生在菌盖中央区域,边缘完整至撕裂。菌肉白色,厚1~5毫米,味美。菌褶淡红橙黄色,稍密,并生至近下延生,褶缘平滑。菌柄中生,长2.3~4.7厘米,粗3.5~9毫米,浅灰白色,管状,由软骨构成,有条纹,基部密被绒毛。担孢子角形,五边,9~10微米×7~8微米,淡粉红色,遇氢氧化钾溶液呈淡褐色。担子45~48微米×10~11微米,棒状,2~4个孢子,透明。无侧生囊状体和褶缘囊状体。子实层体菌髓为平行型。菌盖皮层表面为栅状毛皮,20~31微米×7~16微米,细胞倒棍棒状至短圆柱形。
生境 │散生于混交林的土壤上。
模式标本 │标本号HMIGD 5298;毕志树等1981年4月7日采于鼎湖山;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GDGM)。
A.子实体及切面;B.担子;C.担孢子
图片来源:Bi Zhishu,et al.,1986.Acta mycologica sinica,5(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