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特征 │菌盖宽2.2~4.8厘米,平凸形,从盖面中心向四周具有放射状沟纹,橙黄色,中央区域黄褐色,光滑至被小纤维。菌肉淡微黄色,厚2~4.5毫米,味道中等。菌褶初时雪白色,后变黄色至黄褐色,具附器,不等大,略疏。菌柄中生,黄色,圆柱形,长2.8~5.8厘米,粗3.8~6.5毫米,往基部有增大,实心,被小纤维。担孢子五边形至六边形,9~13.5微米×8~11微米,淡锈色,但4月收集的标本孢子要小,6~7.5微米×5~6微米,遇氢氧化钾溶液不变色,遇Melzer试剂呈黄褐色。担子30~35微米×6~8微米,棒状,4个孢子。侧生囊状体向一侧肿胀,45~60微米×10~15微米,淡黄色。褶缘囊状体36~42微米×8~10微米,棒状,与侧生囊状体颜色相同。柄生囊状体33~60微米×11~15微米,棒状,透明。子实层体菌髓为平行型。无锁状联合。
生境 │单生至散生于混交林的土壤上。
模式标本 │标本号HMIGD 4755;毕志树等1981年4月29日采于鼎湖山;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GDGM)。
A.子实体;B.担子;C.褶缘囊状体;D.侧生囊状体;E.担孢子
图片来源:Bi Zhishu,et al.,1986.Acta mycologica sinica,5(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