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特征 │子囊座高200~400微米,直径175~400微米,球形至近球形,生于表面,深褐色至黑色,聚生,有乳突,具孔口。孢囊被宽60微米,纵断面有3层。侧丝宽2.5~5微米,数量多,细丝状,具隔膜,在隔膜处收缩,未嵌入胶状细胞间质中。子囊76.5~97微米×5~8微米,生有8个孢子,圆柱形,短梗,单囊壁,具有折射光的顶生器官,直径3.5~4.5微米。子囊孢子8~10.5微米×3~4.5微米,覆瓦状单列排列,拟纺锤形至纺锤形,顶端尖,1个隔膜,在隔膜处轻微收缩,壁变薄,微绿色至褐色。
生境 │生于溪水中木头上。
模式标本 │标本号HMAS 251240;刘芳于2010年12月29日采于鼎湖山;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A.子囊果;B.子囊座;C,D.子囊;E.侧丝;F~H.子囊孢子
图片来源:Liu Fang,et al.,2012.Mycologia,104(5):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