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当我们回望广东当代音乐史,不得不提到杨桦先生,他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家、作曲家及广东交响乐团的领导者,以毕生的精力向着他认定的价值方向进行不懈追求,为广东的音乐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了解了他40年的艺术人生和过往岁月,不禁让人对这位前辈心生敬意。

杨桦,字衍荣(1921—1999),祖籍广东南海,自幼酷爱音乐。青年时代受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于1939年参加抗日艺术宣传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至1946年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简称福建音专),广州解放前在粤港两地积极开展音乐活动。1951年至1953年参与筹建广州市文工团,任副团长兼乐队指挥,建立了广东雏形的管弦乐队;1956年至1966年参与筹建广州乐团,任副团长兼交响乐队指挥;1975年至1984年建立珠影乐团,任副团长兼乐队指挥,1983年借调深圳,参与深圳乐团的建设,担任顾问及指挥。其工作经历涉及了广东当时主要的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的建设和领导。

多年来他扎根于岭南这片人文沃土,带着对音乐事业的无限眷恋,以一颗虔诚的内心,深耕音乐创作。他择善固守,充分发挥对岭南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力,将岭南地域各乐种中的音乐元素与管弦乐队的形式有机结合,创作了不少作品,如《南海之滨》交响组曲,《向秀丽交响诗》《绿水长流》,以及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管弦乐作品《凯旋》《娱乐升平》《水仙花》《赛龙夺锦》,同时还创作了方言歌剧《一年人事一翻新》和《秦洛正》、舞剧《消灭侵略者》等,其作品涵盖了歌剧、舞剧、交响乐、电影音乐、广东音乐,这些作品充分表现出杨桦所处时代特有的审美语境,具有浓郁的南国气息。多年来,他站在乐团的职业角度,创作实践一直坚持“交响音乐民族化和广东音乐交响化”的理念,其成果丰厚,部分作品已成为我们的记忆,应该说他是一位成功者、先驱者。他的创作理念至今对我们的音乐创作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得益于杨桦先生传承岭南音乐文化的使命感、自觉性,得益于早期受到的专业音乐教育和其后跟随苏联、东德专家学习的重要经历。正是由于杨桦身兼指挥家、作曲家和乐团领导于一身,将其视为广东当时交响乐发展的代表人物是令人信服的,他的贡献将载入中国交响音乐事业的史册。此次出版的《杨桦管弦乐作品精选集》依托历史环境与事实,以杨桦和同时期音乐家的音乐活动为切入点,对其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出版,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出广东1945年至1985年四十年交响乐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为广东音乐发展史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这对岭南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也为今后的音乐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经验,是此书出版的意义所在。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感念他为广东音乐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这一切。

唐永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V3Pb/A1rEeaG1Xeb9L4mtPDlfJJmj0AHAYhpt+RB8/+vZGD+++DEsugY542OSo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