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亲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跃迁的从业者,我始终坚信大模型将重构千行百业的运行范式。2016年,当我在第一届百度云智峰会上宣布“ABC战略”——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之时,大模型技术尚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而今天,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如星火燎原,逐渐成为主流技术与产业路线,也将成为今后10年内的创新主轴与连锁变革的导火线,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迈向智能文明的新纪元。
在这场变革中,中国的企业如百度、DeepSeek,都站到了浪潮之巅。此刻阅读沈抖博士的《大模型浪潮》这部著作,既欣喜于我们在大模型产业化征程中收获的突破性认知,更感受到智能技术演进与产业变革共振的时代脉搏。
回望人工智能发展史,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堪称第三次范式革命的里程碑。相较于前两次以监督学习、深度学习为主导的技术浪潮,大模型通过海量数据预训练与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的融合,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通用智能涌现特性。这种突破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指数级增长,更在于其开创了人机协同的新范式——通过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将人类专业知识转化为可复用的智能资产。沈抖博士在书中系统梳理了大模型技术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路径,这种跨越产学研的全局视野尤为珍贵。
此书最值得称道的价值在于,其构建了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双向对话机制。百度智能云作为中国大模型产业化的先行者,在这本书中呈现的诸多实践案例,恰是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良性循环的典范。我欣喜地看到,团队通过“云智一体”战略构建起包含算法框架、算力支撑、应用开发的完整技术栈,既攻克了千亿参数模型高效训练的技术难关,更在汽车、具身智能、金融、能源等行业中创造出数十个场景化解决方案。期待百度智能云持续深耕行业场景,将大模型的“智能涌现”能力转化为千行百业的“价值涌现”动能。
站在智能革命的临界点,我们需要清醒认知:当前的大模型产业化只是序章。书中关于多模态融合、具身智能、价值对齐的前沿探讨,预示着我们正站在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阶梯之上。这要求从业者既要有攀登技术高峰的勇气,更需保持对技术伦理的敬畏。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安全可控”的基石上。令人欣慰的是,《大模型浪潮》一书在描绘技术蓝图的同时,始终秉持负责任创新的态度,对模型可解释性、数据隐私保护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恰是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沈抖博士以躬身入局的实践者姿态,为行业奉献了这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作品,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在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当大模型的智能之光穿透产业迷雾,我们终将见证:每一次技术的涌现,都是人类文明向更美好未来迈出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