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这是一本什么书?

“敢于冒险的人需要支持者,好的想法需要布道者,被遗忘的群体需要倡导者。”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与腾讯SSV的各个部门合作。我们在观察和思考,甚至有时候参与对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具体问题的设计。在此期间,我们也接触了很多其他公司。它们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社会价值”充满了好奇,希望做出新的贡献,甚至走出新的道路。

在与这些公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举腾讯SSV的例子。腾讯抓住了企业社会创新的机遇,成为国际社会创新浪潮中的“弄潮儿”——通过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成立了SSV这个平台。腾讯SSV选准了几个关键的方向,既有市场潜力,同时又能解决众多紧要的社会问题,比如基础研究、碳中和、乡村振兴、教育公平化、健康普惠、社会应急等,还在实现共同富裕等关键议题上成为领跑者。当然,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腾讯一直在思考、迭代、进步。它作为一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体量巨大的公司,做出如此“大动作”,从提出创立SSV起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注定成为业内讨论的对象。在对企业、社会、国家甚至人类命运的思考方面,欧美企业界起步比较早。这一次,腾讯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有望引领思想潮流,给中国企业界甚至全球企业界的“义利观”带来重大启发。

基于此,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产生:为什么不写一本书呢?以腾讯的故事为素材,总结企业社会创新之路,更重要的是给众多像腾讯一样的科技企业或者像它一样追求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公司一个工具箱。

我想写一本“四有新书”,它包括4个目标。第一,有理论:给“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下一个定义,提供一个可分析的理论框架;第二,有故事:以腾讯和其他优秀的企业为例,有人物、访谈、案例和衍生产品;第三,有工具:成为使用指南,帮助企业高层建立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部门、项目、产品甚至业务线;第四,有评估:帮助企业高层进行自我评估,同时也有助于第三方进行评估。

6条标准与3条路径

我在《寻找“座头鲸”:中国企业是如何进行社会创新的?》一书里讲过,成功的企业社会创新有6条标准。前4条是向内的功夫,后2条是向外的功夫。

(1)老板工程:企业高层管理层的强烈支持和承诺。

(2)社会使命: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提出站在人类发展与福祉高度上的愿景。

(3)模式创新:融入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

(4)治理结构:逐步创建一个支持社会创新的公司治理结构。

(5)共益伙伴:明确和满足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诉求。

(6)规模扩张:寻找实现规模化的成功模式,在扩张的过程中防止“使命漂移”。

结合科技公司的特性,这6条标准可以进一步归纳为3个特点,也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3条路径。

(1)技术平台+: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优势,实践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2)企业治理+:强调联动公司各个产品和业务,相互支撑、分兵合力。

(3)跨界联盟+:强调组建跨界、跨部门的团队,激发各方所长。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3个要素,分别对应着3种不同的价值创造(见图1-2)。

图1-2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3个要素

(1)“可持续”——自我价值

公司治理,指改善公司组织结构;员工权益,指保障平等就业机会、消除歧视性待遇、落实合理薪酬与职业安全保障等;环保举措,指关注环境恶化及气候问题;社会责任,指将社会价值的创造与共享融入整个业务体系之中;企业文化,指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设置长远目标。有限度的商业化支撑,将这一概念与传统的、纯粹的公益和慈善区分开来。商业要素在这里是作为一种可持续模式出现的,它的意义是使创造社会价值这一目标可以长期运转,而不是像捐款那样提供一次性帮助。

(2)“社会价值”——协同价值

政府合作是指企业能够通过社会价值创新更好地完成社会治理任务;国际合作通过对国际问题(比如环保、人权、医疗问题等)的社会价值创新,实现与国际组织和部门的合作;商业伙伴是指从简单的慈善模式走向企业内生性的自我成长,与其他商业伙伴形成合作网络;社会组织是指从企业基金会发展到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形成社会组织合作网络;文化媒体指与文化和媒体界构建价值传播共同体,通过透明信息披露和对话机制,驱动社会创新共识与可持续实践。在最终的结果与目标上,不同于传统商业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它是为了整个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3)“创新”——创新价值

创新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在经济学家熊彼特看来,创新是打破经济发展循环周期、创造经济增长的根源。在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推动力的今天,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可是如果认为技术进步能摧枯拉朽一般解决一切障碍,则不免陷入了“技术决定论”的陷阱。生产力的发展一定需要相应的生产关系来支撑,因此,科技进步需要夯实社会基础。具体到互联网企业,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社会创新来构筑护城河;另一方面,社会创新为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了更大空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抓好这两个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社会创新优化生产关系。“科技向善”正是调节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一个途径。正如腾讯倡导“科技向善”那样,“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虽然很多企业日益意识到科技向善的重要性,却对如何抵达彼岸感到茫然。

基于此,我们将全书的主体框架分为3组关键价值:组织变革与自我价值、共益伙伴与协同价值、科技向善与创新价值。在每组价值里,我们列举12个相对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汇总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36策(见表1-1)。

表1-1 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36策 Cyz7zsQmsoLwrEKgRNvna7/zeqeTjDuE6i0LG/i2GI3lhtPVJpFptIHpCNkVFs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