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二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是现代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市场主体,企业在高水平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共同富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等重大战略中发挥着引领和支撑作用。企业该如何回答新时代提出的新命题呢?只有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就需要企业更加明确自己的具体定位和发展使命,立足于中国实际,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离不开与社会共同成长,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探索市场与社会有机融合的新道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经济价值与兼顾社会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企业要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利益。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加大利润的获得。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一些社会责任和义务,如环保、员工福利、社会公益等。另一方面,现代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孕育企业成长的母体。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这是现代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只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不公等。这些问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企业追求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可以兼顾的。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好地兼顾社会价值,不仅能够大大增进社会福祉,更能共享增长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企业正在探索“捐赠行善”“义利并举”的发展模式,社会与商业之间的边界逐渐被打破。新时代的企业家不仅可以在商业上表现出色,在致力于探索通过商业的手段、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来解决社会问题方面,能力也不容小觑。这样的创新举措既在行业生态中发挥示范效应,也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式进行迭代,带动了“商业向善”的时代潮流。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36策》是一本企业如何将社会价值创新落地为具体实践的操作指南。新时代的企业家不应该被动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而是要主动地进行社会价值创造,更要有机结合企业自身的组织优势、伙伴优势、技术优势进行发展模式创新,探索企业与社会共同成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企业如何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上升到“核心战略”,如何制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如何创建一个支持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建立共益伙伴网络,如何投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项目,如何搭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平台,如何在科技、产品、社会传播中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等等。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36策》一书也是对现代企业如何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理论提炼。企业作为践行者,要想积极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需要在组织内部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鼓励员工提出可持续的创新方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产品创新上,企业要研发更符合社会需求和环保要求的产品,推广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健康、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在外部合作上,企业要加强与政府、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共同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共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企业践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不仅集中体现了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企业家精神,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势必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时刻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中国之治”的企业方案。我期待,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能够成为推动创新和创造的生力军,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更是为了回应社会的需求和呼声,为持续创造社会价值做出贡献。

杨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0xFsxWF3/+OcjxI5qEX3v8n39HKo6cSeaxBYymYkLDTpKgpIIPE1NhKQmA1u4r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