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修订版前言

这本小书原名《红颜挽歌》,写于1998年,出版于1999年,丁帆老师作序,至今已四分之一世纪。丁帆师的肯定与鼓励至今尤响在耳,无论是当编辑、写作,还是做人,我从未敢懈怠、马虎。当年小书出版后,潘向黎、贺仲明等作家、批评家曾撰文推荐,书中的几乎每篇小文都曾被各种媒体转载,也算是小有影响。今日重读我三十岁时的作品,有时觉得似曾相识,有时像是读别人的文章,但仍时有会意、会情、会心处。

也曾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好意指出我书中的一些谬误。其中有一位读者,他(她)或许就是一位作家或者学者,为《红颜挽歌》做了详细的勘误表,但只是提醒,用“可能是”“或许是某某之误”,从不直接指认我的错误,其风度令我感佩之至。想到如今有些人抓逮别人错误时的尖酸刻薄,我就特别想念他(她)。只是时间久远,我这个负义之人已经忘其姓名。这次再版,保留了“序”和“后记”,正文也基本保持原样,只对一些明显的错误做了修订,大多是他(她)当年指出的。修订版的出版,也是“无名”的感谢。丁帆师序中所说“不够圆熟”的一面当然也保留了下来,算是留下自己年轻时的脚印,也是为了留证自己年轻时的“义气”吧。因《红颜挽歌》当时是丛书中的一本,“总序”未保留,不过主编李元洛、周实两位先生说《红颜挽歌》“款款深情,亦悲亦丽”,也许道出了它的风格个性。

如今的我已是中年意绪,不肯做什么“挽歌”,此次再版特地将书名改为《红颜》,去掉了“挽歌”二字。“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男女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取暖。我不为她唱“挽歌”,也是为了我自己。

红颜薄命,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我知道不少红颜薄命的事例,但每次听到类似的故事,心中还是免不了伤感、痛惜。“愿将天上长生药,医尽人间短命花。”(李叔同《戏赠蔡小香四绝·之四》)我想,要破除“红颜薄命”这个魔咒,女性的内、外部都能有所革命,方可奏效。《红颜》只是在努力寻找其某些症结,遗憾未能开出药方。

2024年1月 cNoqMBsvxhEcJ6J3TpGFWLzpvhxW7PeQEvubHjInFQilvtKzVsaDqHP1txBIBu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