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物如何分类

由于我们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因而,一提起生物,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动物和植物。

走近科学巨匠

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是动物分类学的第一人,并详细描述了多种动物的生活史。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把生物划分为动物与植物两大类,这两大生物类群的分法一直沿用至最近。

然而,一旦我们引入微生物,尤其是过去不为人知的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比如前文提到的嗜热微生物 ),原有的动物与植物两界的生物分类系统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了。

旧的生物分类主要根据生物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我们熟悉的蘑菇、松茸等真菌从形态和行为上看很像植物,因此过去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后来,分子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真菌跟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它们的共同祖先是鞭毛虫,与植物的亲缘关系更远一些。因此,生物分类学家把真菌从植物中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真菌界,与原生生物界、动物界和植物界“平起平坐”。

全球真菌超过220万种,目前被认知和描述的只有大约15万种,还有大量真菌物种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图为两百余年前一位英国插画师笔下的蘑菇。

与上面类似的还有古菌与细菌的关系。古菌与细菌有许多相似之处,生物分类学家原以为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相近。后来,分子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古菌实际上与真核生物更接近,而与细菌的关系较远。

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分类学家把原核生物中的古菌与细菌分开,并将它们在分类地位上提高到与所有真核生物同等的阶元——域,比界更高一级。

这样一来,整个生命世界便分成“两大类三域六界”:第一大类是原核生物( 包括古菌域/界、细菌域/界 ),第二大类是真核生物域( 包括真菌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与动物界 )。

三域六界“生命之树”

也有人称此为“三域六界”分类:古菌域/界、细菌域/界和真核生物域。在这一分类体系中,古菌与细菌在分类阶元上属于“双肩挑”——既代表域,又代表界。

从细胞的结构上看,古菌域和细菌域同属原核生物( 细胞里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除了无细胞的病毒,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均可按照细胞结构分为两类: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细胞里有细胞核的生物 )。

尽管我们熟知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然而原核生物才是生物圈的主体。它们不仅种类和数量多,而且演化历史长,基因多样性也比真核生物丰富得多。 WUysDopgAo8xEKAfUstYII01BsVcsiZT7rh5BIgGJZl8vd6L6s2WI1Lgsoe4vO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