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我们是否在梦境中,曾经看见过往生命的闪现

亲爱的X先生:

大家还在坚持不懈地猜测你是谁,包括过去认识我的人在内,没有一个猜对的。你并不存在,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也许你存在过,在若干个人的身体里面,最后拼图出来的也不是一个真实和唯一的人。所有的存在,本质上都是虚构的,是《金刚经》说的“如梦幻泡影”。一切的八卦都是为了八卦出来一个漂亮的图景,世上哪有什么漂亮的图景不依赖想象力啊,可是,最美好的,跟最丑陋的,皆由想象而来。我们说:这个人是个坏人,那也是想象出来的,没有一个人坏到恰如你的想象,人在这个语境、章节、氛围里面是坏的,也许在另外一个语境、章节和氛围里面,好得不能再好。

我依赖想象力工作,最后出来的成品又追求跟“真的似的”。我常常举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利大早上变成巨型甲壳虫,这个事儿肯定是虚构的,然而,卡夫卡却要用精准而冷静的语言,让它读起来像真的,像确有其事,这多半是出于一种描摹的需要,需要倾注全力去想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直到他活灵活现地站在眼前,哪怕是异形,是怪兽,是真假难辨的事物。

我们是否在梦境中,曾经看见过往生命的闪现,过去那个轮回的一生,在梦中,出现了一些记忆的碎片,我们真正经历过的,又是否真的存在,或者不过是想象的结果,一切的实有和想象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作为一个热衷于虚构的人,虚构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呢?虚构的叙事是不是一个圈套或者陷阱,文学的实相和真相又是什么?

一个骄傲的人肯定不能满足于彻头彻尾的现世现实生活,俗世不能完全喂饱他,简单说,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虚构算是路途之一,而那些选择非虚构文体的人,谁能保证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客观?任何经过心,或者说经过思维过滤的事物,都是唯心主义的,心是一个过滤器,一个屏障,也是一层保护膜,人有纯真的欲求,也有让任何事物庸俗化、不洁净的本能,在纯真和不洁之间,多数人犹豫不决,难以取舍,我也不例外。

我说心,而不是头脑,头脑挺扯的。

山里,早起雾气弥漫,看不清山上的路和路里面的细节,也不知道有谁开着车正要上山,在近乎消失了一多半的世界里醒来,我恢复了正常作息时间,早起拉伸,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一分钟,太冷了,冷得鼻子快要冻掉了,大象的鼻子更难保住。

不知道你在那遥不可及的地方是怎么早起和呼吸第一口新鲜空气的,你学会了淘宝之后,真的很接地气,昨天收到了你寄来的暖宝宝,一时间不知道用在哪里为好,我的整根脊椎都需要拿个电熨斗烫一遍,在人工智能盛行的年代,人体电熨斗的发明是不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我静候着山里的雾散去,阳光能够如期而至,以及,我正在读赫拉巴尔的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婚宴》。

2018年1月27日 8DdR+hrjbVLsfN9CXq9Vh1c5SxAeYADIer1E3Ao6/geSqIx7g2bfwTKPfExdCA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