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我们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会这个技术,肯定能让这件事情的结果更好。然而,大多数时候,专业软件操作成为“拦路虎”。随着专业软件逐渐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它几乎参与了我们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与我们朝夕相伴,甚至像智能手机一样深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这种依赖过程中,专业软件往往成为最了解我们工作习惯的工具。
这也是为什么在许多行业中,个人的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专业软件的使用能力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行业的准入门槛。尤其在高精尖领域,随着软硬件融合趋势的加深,软件已成为职业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当下因AI技术发展而被推上风口的英伟达,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统治力不仅源于强大的GPU硬件,还离不开与之高度适配的CUDA计算平台,如图2-2所示。
我们都知道,人是难以被标准化的,而事情却可以通过流程实现标准化。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承载这些流程的数字软件已经成为标准化的核心载体。
图2-2 CUDA官方介绍
回到项目经理这一岗位上,在大多数行业中,任何负责具体项目和业务的项目经理,通常都需要掌握至少一款专业软件。而如果综合考虑项目中涉及的多个岗位,那使用的专业软件数量可能会更为庞大。如果这些工具能够根据项目经理的行业背景及其个人经验,实时提供智能化反馈,那么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现如今的大模型,其本质是通过大数据训练得来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赋予技术对现实的理解,并逐步作为现实的一种替代方案。智能化的一个潜在价值往往被忽略:大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储备了难以被人力替代的行业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不仅是依托于人类经验和习惯所训练出的产品,还是一个强大的知识储备库,能够随时为用户提供专业内容支持。
综上所述,无论是基于云端的大模型,还是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尤其是在专业软件智能化和端侧智能化的趋势下,全能型平台和工具不再只是想象。结合项目经理这一职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依托于日益成熟的智能化技术,全能型数字工具正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并逐步推动优秀项目经理向全能型转变。过去在数字化领域中所讨论的“超级个体”现象,如今在项目管理领域也可以找到对应,即“超级项目经理”将在未来普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