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狭义的数字化

数字化并不是新概念,几十年前很多领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如数码相机、数字电视。狭义的数字化,是数字格式的采集、通信、存储。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技术发展迅猛,现在已经趋于成熟。

“数字化”的本意是一种信息的编码方式,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狭义的数字化是信息媒介的变化,实践中一般是二进制编码。数字化是从原始的自然媒介(信息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变为电子的数字媒介(信息是离散的数量编码),通过在时间和频率上对有限信道的复用,扩大通信能力。

数字编码扩大了信息的传播,总的信息量持续增长,其中模拟信息的占比越来越少。信息的格式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模拟信息被数字化的信息取代,如图1-1所示

图1-1 信息存储方式的变化

信息格式的数字化,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信息在处理和使用上产生的深刻影响,促成一波又一波的数字化浪潮。过去发生了三次大的数字化浪潮。

● 1990—2000年:数字音乐、数码相机、流媒体视频、会计电算化。

● 2000—2010年:电子媒体、数字电视、网上购物、办公自动化。

● 2010—2020年:量化金融、数字货币、智能交通、智慧零售、电动车、在线教育。

这30年,数字技术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7年尼古拉·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被誉为互联网启蒙之作,书中对未来的描绘,使其看上去像一本科幻小说。2000年之后,互联网开始真正蓬勃发展,再读这本书,发现更像在记录过去。

这些以信息格式的改变为特征的数字化,是以新技术导入为主,可以视为狭义的数字化。2020年之后,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更深度地融合,就不仅仅是信息格式的改变,而是虚拟空间的数据流改造实际业务活动,是以实际业务创新为主,可以视为广义的数字化。

1.1.1 信息技术的数字化

数字化是20世纪50年代后新技术的基本范式。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ol,3C)作为信息时代的通用性基础技术,率先实现了数字化,分别发展为数字通信技术、数字计算机技术、数字控制技术。

1.数字通信技术

过去30年,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信的成本迅速下降,性能大幅提升。

早期电视采用模拟信号,每个频道发送不同的内容,而数字电视信号能分时复用信道,不再有雪花、重影,画质更高,音效更佳。而且,从单向传播到双向通信,用户参与内容互动,也变革了影视创作方式,产生了互动电视、互动式电影。最终,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互联网融合,实现了“三网合一”。

20世纪80年代的电话机是固定有线电话,要用手摇号码盘拨号。20世纪90年代,“大哥大”摆脱了电线的束缚,用数码键盘拨号。模拟电话只能传送声音,容易受干扰。数字编码的通信信噪比高,抗干扰能力更强,而且同时传送控制信号和语音信号,能动态扩频、自动跳频。

摩托罗拉随后推出便携蜂窝电话,基于数字技术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手机,迅速发展成为智能手机。

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1G)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理解为去掉了电话线的模拟通信技术。1995年,我国十几个省市相继推出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无线通信技术,它采用GSM数字移动通信的方式,优点十分明显:通话质量好、噪声小、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容易开通多种新业务、便于与数据通信接轨等。之后,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无线通信技术登场,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无线通信技术、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无线通信技术紧随其后,性能不断突破极限。

2.数字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经历了从模拟计算机到数字计算机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图灵设计了现代计算机的原型,它能模拟人类思维中相对机械的计算功能。最初的计算机是基于模拟电路进行计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模拟计算机被用于火炮系统。在一些传统工业领域,至今仍存在部分模拟计算机来执行控制和安全保护。

模拟计算机利用电子、机械、液压等物理现象的不断变化,来模拟所要解决的问题。模拟计算的过程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模拟计算机逐渐被数字计算机取代。数字计算机将连续变量进行离散化,即使受到干扰也能精确可靠地重复计算。

直到电子计算机出现后,人们在“计算机”前面加上“电子”或“数字化”的前缀,特指有别于人类的“计算机”。其实,“计算机”最初的概念并不是指机器,英文原词“Computer”是指从事数据计算的人,他们往往需要借助某些机械计算设备或模拟计算机进行计算。早期计算设备有算盘、古希腊人用于计算行星的安提基特拉机械、使用转动齿轮的“计算钟”等。计算机的数字化产生了独立于人的计算机器,取代了人类思维中的机械部分的工作。

3.数字控制技术

追根溯源,“数字化”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 ,即可以用离散的数字信号不失真地逼近连续的模拟函数。这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定理,建立了连续信号(通常称作“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通常称作“数字信号”)之间的桥梁。

由于数字信号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也便于计算处理,因此信息论的研究重点从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发展成为“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在自动控制领域,数字控制可以更精确、可靠地重复控制的效果。控制论从基于连续模拟信号的频域分析,转向离散的数字信号控制,发展成为“现代控制理论”。

1.1.2 生活领域的数字化

数字化的发展如此迅速,时代的变迁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的经历和体验。通过我们熟悉的生活用品,也能窥见时代的变迁。

● 照相机: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DC)和数码摄像机(Digital Video,DV)。

● 数码音乐:20世纪80年代的磁带,20世纪90年代的随身听,2000年前后出现数码音乐。我们熟悉的MP3音乐,就是音乐的一种高压缩率编码技术。

● 数字存储:计算机早期是使用坚硬的磁性旋转盘片存储数据的,包括硬磁盘(Hard Disk Drive,HDD)、5英寸 软盘、3英寸软盘、移动硬盘。现在的硬盘数据存储在半导体芯片上,如Flash,数字化的硬盘被称为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技术主要指信息载体的变化,如数字电路中的模数转化(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ADC)就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电路。类似的应用还有:

● 数字化出版:指从印刷的实体书到不再印刷的电子书。

● 数字化教育:指从面对面的教育到线上教育。

● 数字化非遗保护:仅指建立原有系统的数字世界中的模型并呈现。

● 数字货币:既然货币只是一个符号,就可以用数字的符号代替实在的纸币。

● 数字签名:不只是将物理的签名转化为电子信息,更强调信息的防伪,使用非对称密钥加密,不可抵赖。

1.1.3 工业领域的数字化

开关电源是数字化的电源。电子产品离不开电源,早年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是线性电源,又大又重,携带很不方便;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芝开发了开关电源,电能不再是连续变换,而是脉冲式变换,通过每秒几千次地快速开通、关断供电回路,能减少电源体积,提高充电速度,在实现灵活受控的同时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小;2000年之后,基于高度集成的数字控制的电源小巧而时尚,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逐渐取代了模拟电路和专用控制芯片。设计工作中,电路占比越来越少,软件和编程越来越多。

数控机床是机械加工的数字化。机床是金属零件加工的“母机”,它伴随着工业革命诞生与发展。1774年,威尔金森发明了炮筒镗床,制造了瓦特蒸汽机所需的汽缸,机床和蒸汽机协助发展,促成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1947年,受美国空军委托,Parsons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使用计算机控制机床,实现了直升机螺旋桨的精密加工,后来演化为机床的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系统。

在工程技术方面,传统的过程控制和保护继电器系统,使用模拟计算来执行控制和保护功能,在20世纪90年代也逐渐实现数字化,被称为“微机继电保护”。

在能源电力领域,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其他工业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电力系统是目前最庞大、最复杂的人造系统之一,率先采用最新的技术。可以借鉴现代电力系统,研究数字化技术如何改造传统的业务。

自从19世纪末人类发明电力以来,电力系统都是基于发电机、输电线路的自然特性,被动地适应各种设备的电压、电流的特性。1988年,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提出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lternating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用可控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取代传统的机械式开关,可以根据发电和用电的平衡情况精确地控制电力输送的能力和流向。电网调度人员可以自由地改变电能的电流流向(电力系统的潮流控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是软件定义的硬件,其特性主要取决于软件中的控制策略。随着可控的电力器件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最新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迅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数字化技术让传统的电网升级为智能电网,这又反过来促进能源结构的变革。智能电网支撑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更清洁、更经济地发电,更安全、更高效地传输,更便捷、更可靠地用电。 CGABMSZC3bsfZevQ1zN2JSRTNBzXISWOLQkhvMIA/H/JHZZmQyGx8DqZm2bsvQ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