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视频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这是影像处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后来,“阿波罗”号载人飞船上也安装了CCD装置,所以在它登上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非常清晰,为照相感光材料电子化打下了技术基础。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而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1975年,柯达公司工程师萨松(Sass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原型机——“手持电子照相机”,并拍下了历史上首张数码相片,因此他被称为“数码相机之父”,如图1-1、图1-2所示。这台古老的数码相机重3900克,长20.9厘米,宽15.2厘米,高22.5厘米,其感光器件是只有1万像素的CCD。这台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需要使用16节AA电池供电,曝光时间为50毫秒,从曝光这一刻起,拍下一张照片需花费大约23秒的时间;以卡式录音磁带为储存介质,每盒磁带可以存储30张照片,并且需要将磁带从相机上取下来,插到播放设备上才能浏览照片。该数码相机尽管性能很差、体积庞大,操作也非常笨拙,但它的意义却不容否认,它标志着数码相机的问世,也开启了数码影像时代。
图1-1
图1-2
1981年,索尼公司经过多年对CCD的研究和不断的技术积累,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数码相机——“马维卡(MAVICA)”。该相机首次采用电子信号进行传输。
1984—1986年,多家公司先后开始了对数码相机的研发工作并分别推出了试制品,其中包括松下、佳能、尼康、卡西欧、东芝、奥林巴斯等公司。不过这些公司的相机由于造价高昂、体积庞大,因此难以普及。
1994年,柯达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DC40,如图1-3所示。该款相机由于体积较小、操作较为方便、价格较为合理,因此被部分消费者接受。此后数码相机获得飞速发展。
1999年,数码相机的图像分辨率再度有所突破,不仅全面跨入百万像素级别,画质有了质的飞跃,且功能也有所优化,机身进一步缩小,价格不断降低。同年,尼康发布了拥有274万像素的单反数码相机D1,如图1-4所示,这款相机的问世标志着单反数码相机真正步入民用化时代。
图1-3
图1-4
2000年,数码相机开始高速发展,到了2004年,消费级数码相机全面进入800万像素时代,高像素、多功能、超薄、时尚已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主要特点。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码相机也开始向着多元化发展,从低端家用的卡片相机、微单相机、入门级单反相机到高端单反相机,各种不同的机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如图1-5所示。
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