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接触的很多企业老板问笔者:我今年做什么产品好?明年流行什么产品?
这是一种短视思维,没有从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角度考虑问题,只是想赚快钱。
考虑做什么产品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好产品才是关键。认为产品生产出来就能热卖、赚钱,而没有做市场营销动作,这本身就违背了市场规律,因此不会成功。
战略即产品,产品即品牌。
只有正确的战略定位,才能成就品牌。
每一个品牌的成功,都是战略的坚持和落地执行,企业做了很多营销推广工作。
例如,红牛、王老吉、奥迪、宝马、苹果、格力、香奈儿、娃哈哈、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品牌,都是因为多年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成就。而它们的主要产品几乎没有变化,从品类上讲,十年如一日,确定好产品线,一直努力地在做市场。
反观很多企业喜欢投机取巧,每年都在更换产品。十年、二十年过去了,也没有打造出一个成功大单品,更谈不上所谓的品牌。
因此,成功的老板从来都是具有战略思维的,着眼于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品类格局,使企业成为某个赛道的领导者。
战略思维就是聚焦方向,聚焦资源,聚焦产品。
具有战略思维的老板是在做市场,考虑的事情是如何竞争、如何搭建团队、如何推广产品、如何让消费者购买,而不是每年想着更换产品。
战略思维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企业来说,一旦确定生产某个产品,就要聚焦上游资源,最大化地降低生产成本,在产品成本竞争上占据最大的优势。
战略思维能够让企业的发展目标清晰可见,能够凝聚企业上下的力量,形成势能,稳定市场,最终成就品牌。
不要将战略思维理解为高大上的东西,通俗理解就是做事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具有长远的眼光,然后制定详细战术并坚持实施。
元气森林气泡水的卖点是“0糖”“0脂”“0卡”,很受年轻人欢迎。几年时间,元气森林的销售额突破70亿元,给其他饮料品牌带来了很大压力。
元气森林气泡水推出“0糖”的产品理念,颠覆了传统饮品,其他饮料品牌纷纷效仿,开始做“0糖”饮料。
战略思维很重要,只有竭尽全力才能见成效。企业必须自下而上地做好具体的落实工作,竭尽全力地落实到一线,才会获得战略上的成功。
王老吉凉茶的成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其整体做到了用战略思维做产品。聚焦一个红罐产品,聚焦一个口号,聚焦一个餐饮渠道,竭尽全力地在市场推广,经过多年的坚持,取得了品牌的成功。
国家也是品牌,也需要有核心大单品,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为了国家安全与持续发展,我国大力发展科技、军事、经济等,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
目前,我国已有多艘航母下水,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既是国家军事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发展军事战略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原子弹工程,也是国家的战略规划。在当时经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我国克服困难,举全国之力,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自行研究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就相当于我国的一个战略大单品,带动了我国核工业技术的全面发展,给“竞争对手”带来了一定的打击和压力。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落实战略工作的重要性,战略不是喊口号,而是需要拿出魄力落实。
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布局,是企业发展的赛道。它让我们在面对未来时不再焦虑、不再恐慌,而是通过做好眼前的具体工作,为未来的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管理者必须始终具备看向未来的战略思考能力,拥有更广阔的格局。以华为为例,如今其已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不仅在手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更以卓越的通信技术举世闻名。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成就正是其长期坚持发展战略的结果。
如果没有国际化视野、竞争危机感以及自主研发的战略意识,华为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面对美国的制裁,华为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加速核心技术研发,没有在压力面前退缩或不知所措。华为在技术研发、团队管理、品牌塑造、资本运营等方面都有长期而精准的战略规划,这使其能够保持清晰的方向,不畏惧、不迷茫,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一旦企业缺乏战略思维,就会很快遭遇发展瓶颈,迷失方向,如同大海上失去导航的船只,无法到达彼岸。
企业管理者更要有战略思维。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该做什么,坚持什么方向,要带领企业走向何方。如果没有这种思考和相应的答案,企业就难以走得更远、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