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让企业少走弯路

当初出版《问道策划》,就是想通过我的市场商业实践总结出一些策划的方法,让营销人和企业少走弯路。

《问道策划》出版后,很多读者朋友私信我,认为这本书接地气、实战性强,符合市场的操作,读后受益匪浅。

出版社也一直催我写第二本书,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思考沉淀。近两年,我对中国的商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通过复盘自己策划的案例,洞察国内商业案例,看到背后的商业本质,终于完成本书的写作。

我在很多培训场合说过,我的书和我讲过的观点不一定都正确,它们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我从事品牌咨询策划近20年,从未改变自己对策划行业的选择。我所写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自己经历与感受,目的就是“让企业少走弯路”。

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状况瞬息万变,很多时候西方思维和国内传统的方法并不适用。这就要从中国市场背后的发展看待商业真相。

我看到过很多企业老板在开发产品和推广、运营时非常任性,最终导致失败,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当他们回过头来想重新开始时,却发现机会已经错过。这些企业往往缺乏专业思维,缺少战略和战术,并且一味地崇拜所谓的“高大上”调性,最终葬送了发展机遇。

尤其在快消品领域,产品的更新迭代比较快,成功与失败的概率都很高,这也是快消品的魅力所在。

从事快消品行业,我曾经提出“三力”原则:一是独特的产品力,产品必须具有独特性,只有产品有特色,成功的概率才能大大提高;二是独特的产品或品牌名称,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诱饵;三是独特的产品包装,图案设计、外观形状、包装材质等都应与众不同,以提升产品价值。做到这“三力”,产品上市后会主动“说话”,激发消费者的初次购买欲。

很多企业在投入大量的宣传、人力成本后,产品依然不动销,经销商压力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只好选择降价,导致品牌力丧失,只能靠“价格战”维系生存,最后甚至倒闭。

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投入大,产出小,最后只能埋怨市场环境差、销售团队差等。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走了弯路。不是投入有问题,而是在产品开发、广告定位和推广时出了问题——没有看透消费者内心,没有做对产品,最终做了错位的工作。

找准定位,找好方法,才能少走弯路。

从产品开发的源头策划,找到正确的“1”,然后再逐步地画后面的“0”。

例如,红牛的“抗疲劳”、王老吉的“防上火”、OPPO的年轻人手机、元气森林的“0糖0卡”等,成功的共性是产品目标人群明确、产品功效明确、产品广告定位明确,最后通过不断地投入广告和渠道资源,使品牌逐步发展壮大。

定位不对,做啥都白费。

因此,企业少走弯路的前提是定位要非常明确,学会问自己三个问题:“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很多情况下,产品失败是不知道去哪里,定位不清楚。

此次撰写《看透营销本质》,我以案例分析、观点解读的方式去分析背后的商业思维,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抛开“套路”,让大家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便于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我在不断学习、进步的路上的座右铭。我衷心地在本书中抛砖引玉,不管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个观点,只要对大家有帮助,也是值得分享的。

最后感谢一直鼓励和支持我的恩师李方毅,是他教会了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谢我曾经的老东家上海梅高创意咨询,让我不断升级自己,开阔眼界和思维;感谢叶茂中老师,给了我专业上的指导和启发,让我有了更高的追求;感恩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批评和鼓励,都让我不断反省、前进。

付邦安
2025年3月 op3MMHi/F9SLPO2+XkBelynMed3W/rEt9p6l8kGqo3WfpiRAgBqjx5M+PnkRah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