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产品不对,创新白费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重要,顺势而为,方可成功。

顺势有两种解读: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大趋势,这种趋势势不可当,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否则逆势而行,必然是败局;另一方面,是消费趋势。企业需要开发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因为消费者具有从众心理,只有符合消费趋势,产品才能成功。

即使是娃哈哈、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统一等一线品牌,有时开发的产品也会出现滞销情况,原因是产品定位不符合消费者需求。

品牌、渠道、广告本身都不是问题,问题出现在产品的定位上面,这是失败的原点。

很多一线品牌认为自己是大品牌,对于新品的开发认知不足,对于产品的定位策划更是自负,因此导致产品上市后,没有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例如,农夫山泉的打奶茶、六个核桃的2430核桃乳、统一的够燃植物能量饮料的销售情况均不佳,达不到新品的销售预期,更没有创造爆品现象。

产品不迎合大众习惯,创新也是昙花一现

如今,一些非常有个性的产品不断涌现,名字五花八门。这些看似有个性的名字和包装的产品,似乎都在自我吹捧,行业内的一些企业老板和所谓专家也在拍手叫好,仿佛这些产品不火就没有天理。

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关心几个问题:企业准备投入多少资金?如何开拓市场?能坚持做多久?消费者是否真的愿意买单?

企业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确定切实可行的策略,确保产品推出后能够有效执行。

然而,真正愿意脚踏实地做市场的企业又有几家?很多企业只是在哗众取宠、孤芳自赏,甚至沦为圈钱工具,“割”经销商的“韭菜”。

回顾每年的糖酒会,都会推出许多所谓的“好”产品:内容物不错,有差异性,包装也不错,很有个性,似乎前景广阔。

然而,糖酒会过后,真正能持续销售的产品寥寥无几,仍在坚持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我一直认为,成就一个大单品、成就一个品牌,需要企业长期的积淀和坚持,不是做完“三拍”就结束了。

所谓“三拍”,一是上新品时激情高涨,大拍胸脯;二是产品滞销时着急上火,大拍桌子;三是产品停产时唉声叹气,一拍脑袋,下一年又推新品。这就是大多数企业的循环战术,一晃三五年甚至十年过去了,企业没有大的发展,更没有成就品牌。

很多所谓的创新产品是哗众取宠,产品本身并无实质创新,只是换一个包装、换一个名字,招商一轮后推向市场,结果销量不佳,很快被市场淘汰,不仅“坑”了经销商,企业也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如今,产品力升级成为趋势,消费者需要真正的好产品。

“0糖”“低糖”“0脂”“轻脂”等健康理念是快消领域的消费主流,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成分党”越来越多,他们买东西更倾向于查看产品配料表,配料越简单越好,因为这意味着添加剂少,产品更健康。

如今,“黑水”还能火爆吗?“轻饮料”还会热销吗?“鸡尾酒”为什么遭遇滑铁卢式的崩盘?“玛咖饮料”还能继续忽悠吗?“二锅头汽水”还能看到吗?

这些曾在糖酒会上刮起的噱头旋风,如今市场表现不佳。原因是,产品不是健康的、好喝的,经不起消费者的检验,只能吸引一次性购买,难以形成长期的产品力。这些企业也没有把产品当作5年乃至10年的品牌路线来运作,而是仅仅依靠产品概念的创新来吸引消费者。

为什么蛋白饮料品类的牛奶、核桃乳、椰汁、豆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甚至在一些区域占据主导地位?原因在于这些产品质量可靠,且符合市场需求。

牛奶市场一直稳步发展,关键在于牛奶富含营养,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包装饮用水为什么稳步发展?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郊游的火爆等,包装饮用水市场日益广阔。

无糖茶饮料市场为什么能够爆发式增长?以东方树叶为例,其坚持多年,终于实现销售额突破百亿元,这背后是健康理念对市场的有力推动。

产品做出来是为了服务消费者,而不是首先愉悦企业自己

进行产品创新之前,企业应先研究消费者的习惯,根据消费习惯来开发产品,使其成为消费者愿意持续购买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才是成功的。

华为的任正非曾经在企业内部开展“反幼稚运动”,坚决摒弃、反对为了技术开发而开发产品的行为。

很多企业的创新产品就是为了所谓的功效或功能,而不贴近市场,更不为消费者所熟知,最终只能黯然退市。

我曾接触过一位获得王老吉品牌授权的客户,他当时正在开发绞股蓝饮料。那时,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绞股蓝。该产品的包装采用方形利乐砖包装,售价5元/盒,还有礼盒包装形式。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告诉客户,这款产品不可能成功,建议他不要做了。客户很诧异,问我为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连我做策划的都是第一次知道绞股蓝,更何况是大众消费者。后来的结果验证了我的观点,此产品上市后不久就失败了。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绞股蓝产品失败,但从产品创新上来分析,缺乏对产品的认知,失败就不会是意外。

所以,创新不能是没有目的、没有战略思考的盲目创新,更不能是主观臆断的随意创新,而是要从市场、企业、竞争等多角度出发,做到“知行合一”。

产品是“1”,其他的是“0”

产品是“1”,其他的是“0”,很多企业正是因为产品策划的失误而走向失败。

产品创新需要做到“三独”,即提出独特的内容物、独特的名称概念和独特的包装。我将其称之为“‘三独’打造产品力”法则(见图2-1)。

图2-1 “‘三独’打造产品力”法则

内在品质+外在气质=产品力

企业只有把产品力打造好,才能实施后面的一系列营销推广工作。否则,企业难以走得长远,更不会成为产品品类领先品牌。

产品的“1”包含很多内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来决定开发什么样的产品,产品本身就是战略的体现。

企业战略决定了产品的开发方向。企业需要从价格、原料、包装、规格、渠道、市场等多个方面考虑,找到符合战略的产品策略,从而打造出优质的产品。

不是高端的、价格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真正的好产品应满足以下三种条件:一是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二是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三是与竞品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同时满足这三种条件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对的产品。

如今,随着量贩零食店渠道的兴起,许多零食产品以价格低、味道优的特点实现了极致性价比。这通常采取的是工厂供应链模式,其核心要求是产品定位为物优价廉。

做正确的事最重要,只有选择正确的产品,才能实现品牌的成功。 vaZWpvtRj96We61KKbUWsibrdmriylQaxXWWrcKHp+XPB6JFzXEmajRNcN9LA1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