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堪当大任者赢

你能干什么?也得让老板了解你。

所谓“伺候”老板,我一直觉得并非像一般人说的那样老板出行时给他开好车,用膳时给他点好菜,让他觉得你是办事得力的人;而是要让老板认为你是可以信赖、可以派大用场的人才,要让老板看出你有堪当大任的特质。

我先讲一个自己的小故事。

那年春节前十几天,我的老板带着我到南方几个城市去拜访客户。一路走来,我们一边与客户沟通一边游玩,很是尽兴。因为是公差,所以一应费用可走公款。但我知道,公司是老板的,所谓“公款”,实际就是老板的“私款”。我深谙此理,所以有些用于休闲性质的费用,我就主动分担一些。老板给我的薪水不少,这时候我不能往后退,不能一切“秉公”办事。

这一天,我们在西南某市和一个初次相识的大客户一起吃饭。我们去的是一家带有演艺舞台的大型餐厅,座位在二楼中央,正好看节目。那位客户很有实力,领导数千人,是每年做一二十亿生意的国企大老板。我的老板非常重视这次见面,之前特意对我叮嘱一番,要我注意“火候”。

这位老板的确有气派,从一落座就没看我一眼。我也落得清静,只顾吃饭看演出。

席间,节目组织者安排了一场拍卖活动,拍卖的物品有字画、古瓶和工艺品。我看老板情绪盎然的样子,就低声问:“怎么样?”

“上!”他兴致勃勃地说。

我是个好凑热闹的人,有了老板这句话,就开始估算自己身上的“银子”,估算能拍到个什么物件。想想出门时带的,算算一路上花的,估计还有两千多块。“行,又不是专业拍卖,一个瓶,一幅画,能拍几个钱?又不是在京城!”我想,这第一件拍品我是志在必得了,就凭着老板那个“上!”字,我也不能有二话!——虽然我并没有得着老板的准话儿,这拍款是走“公款”,还是归私钱。

第一件拍品是一个古瓷瓶,拍卖师在台上介绍它怎么有来历,收藏它怎么有价值,我都没听进去。说实话,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它的拍卖价应该是他们收购价的八至十倍,我还知道,这件东西是我的了。

瓷瓶的起价是六百元,我首先举起了手。余光中,我感到我们的这位大客户好像有点儿意外,而且好像刚刚发现餐桌上还有我这么个人。

楼下有个大圆桌旁的人叫到八百元,他们好像是在给谁做寿,大概是为讨个吉利吧。我叫到九百元,下边叫到一千元。我一下长了二百,叫成一千二。楼下的看我执着,便笑了笑,不再攀升。当时楼下的这位如果是个“托儿”,非把我身上的两千多块叫光不可。

一会儿,服务小姐用托盘把拍品和证书送了过来。我看到老板一动没动,没有要自己付款的意思,就毫不犹豫地跟小姐结了账。

瓷瓶和证书已然放在餐桌上,我知道面前这个“文物”的去向应该是哪儿,因为我知道我们这餐饭是来干什么的。我用征询的目光看了老板一眼,他只把赏识的目光往下一顺,我就将拍品推到我们的客户面前,说:“拿回家随便摆摆吧。”

客户忙说:“这怎么行?”

老板接过来说:“反正也是玩儿!”客户便不再推辞。

这时,只见这位客户冲我客气地笑笑,又低声问老板我是干什么的。我的老板便饶有兴致地向他介绍,说我是业内专家,同时还是作家,是长篇小说《书惑》的作者。客户赶忙站起来和我握手,又掏出名片递给我。能在重要客户面前烘托出我们老板的公司兵强马壮,让我好一番高兴——尽管此前这位客户一直把我当成马仔。

通常一般人、一般的打工者,若是遇到这种场面,做得好的也就是为客户和老板斟酒布菜,小心到位地把客户和老板“伺候”好,至于拍卖之类动用钱财之事,悉听老板旨意;即便有些理解力和行动力的,也会很清楚地认为这是公司在“公关”,理所当然该用公司的钱,所以会百分之百地按兵不动。这些打工者不善于或没有魄力抓住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就创造不出全新的局面。如果说这也是“伺候”老板的话,那能不能“伺候”好,可就全看你的了。

回到北京后,公司财务给了我一大包钱。

诸位读者,特别是在私企工作的员工,是不是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受些启发?再想想,自己是不是抓住或丧失过这样的机会? cAQAcFzZ5uULuH7eHYmsQkBKYi4XMcrNWpD9oCBlmkwa0L/OwE/be2vEPAvhbe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